“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教育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08-10-27浏览次数:99

        金秋时节,桂香满园。2008年10月26日下午2时,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活动的重要一环,法学院邀请并承办的由全国主流法学院近30所法律院校校长、院长参加的“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教育论坛”,在南湖校区文泰楼模拟法庭隆重召开。法学界群英荟萃南湖畔,围绕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为甲子中南捧上了一份贵重的学术厚礼,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席丰盛的思想盛宴。
       论坛开幕式由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齐文远教授主持,在对嘉宾的逐一介绍中,同学们近距离地接触了这些知名的法学专家,座无虚席的会场爆起阵阵掌声。出席此次论坛的单位与嘉宾有(排名不分先后):校友、原国务院法制局局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先生,原司法部副部长、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女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南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副校长和法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陈小君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法治实质上是一种亲民政治;我国一直有教育立国的优良传统,在日益重视法制、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学教育就是这种亲民政治的活水源头。
       论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题讨论由校友、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刘恒教授和我校法学院副院长夏勇教授主持,发言嘉宾有: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校友、武汉大学副校长黄进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徐卫东教授,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教授,校友、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关保英教授。
        朱苏力教授的《政治家与法律人》主题发言揭开了论坛的序幕,他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从中央政治文件中开始,是一个政治性判断,许霆案件的审理过程则进一步说明,在技术性问题、制度性问题之外,法律人还应该有政治性判断,法学教育应该引入政治性考量和政治素养内容。校友黄进教授的《中国国际法教育的历史与未来》则全景展示了我国春秋战国以来的国际法教育,通过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指出近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始于国际法教育;校友王利明教授的《侵权法的定位问题》紧扣全国人大常委会拟议中的《侵权责任法》展开,提出将侵权法定位于为不幸的受害人提供救济、及时填补受害人所受损失、适度关爱受害人的救济法,为学子们提供了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徐卫东教授的《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主题报告将讨论推向一个小高潮,他从中美法律本科教育体制的横向比较切入,认为我国现行法学教育体制给本科生职业教育所留空间较小,建议本科教学仍应以法学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职业教育主要交由研究生阶段进行为宜。曾令良教授的《中国践行国际法治30年:举世瞩目的成就及有待审慎应对的挑战》则重点选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践行国际法治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在国际组织任职的职员人数少、职位低,主动提出的议案少,参与程度有待深入的问题。“全国各地法院对高空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作出了五花八门的判决,究其原因,是对侵权法的定位理解不明确。”校友关保英教授在《法学教育的非行政化问题研究》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在现行的法学教育体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内容由行政机关决定、教育形式较为僵化、教育目标较为功利的泛行政化现象,他提出了以法为主、综合多元的教育内容、以自然正义为理念、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解决方案,建议由办学单位自己来确定教育内容,并去掉法学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些强制性测评指标,从而与朱苏力教授的观点形成学术交锋。两位教授精彩的发言使第一阶段法学教育问题的讨论达到一个高潮。
        第二阶段的主题讨论由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教授和我校法学院副院长张德淼教授主持,发言嘉宾有: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付子堂教授,校友、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刘恒教授,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齐延平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教授,本次会议东道主代表、我校法学院院长刘仁山教授。
        付子堂教授的《中国现代法学教育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现代新式法学教育和建国后法学教育的发端、发展、变革、受挫、恢复发展的过程。校友刘恒教授的《大学的法治问题》从大学的分类出发,剖析了大学的党组织系统、校长系统与教授系统对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分配现象,认为应厘清校与院、院与系、系与教师三大关系,提出“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精辟见解;关于大学应如何对待学生,他提出的“学生是大学存在的唯一意义”和“学生就是大学”的观点引起全场雷鸣掌声。继刘恒教授发言的人文关怀,齐延平教授进一步提出《以人权重构中国的法律体系》,认为大学法学教育中应该加大对人权的教育。针对当下学生年龄和个性心理特征,肖永平教授在《何以造就“90后”的法律人》中提出了法律人的基本要求和改革法学教育的理念、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刘仁山教授的《中南法学的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中南法学学科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并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中南法学发展和参加此次论坛的领导和兄弟院校致谢,掌声经久不息。曲折、磨难和引以为自豪的过去,以及现在跻身全国一流法学院行列的辉煌学术成就,掌声中包含了兄弟法律院校对我校法学学科的感慨与祝福。
       校友、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周佑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叶必丰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赵微教授、校友、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张远煌教授四位点评人分别对主题报告人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表达了祝贺中南法学六十年辉煌历程、祝愿中南法学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树立新的标杆的美好愿景。
闭幕式由刘仁山院长主持,校长吴汉东教授致闭幕辞。吴校长对杨景宇先生和刘飏女士莅临本次论坛表示敬意,向各兄弟院校出席本次论坛表示谢意。他指出,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始于法学,今天的法学教育应该成为中国大学的标杆,我们应维护法学教育的声誉;法学教育的直接使命是培养法律专门人才,基本使命是传承法律文明、创新法律知识,最高使命是为社会铸造法治灵魂。吴校长的演说引起全场共鸣和热烈掌声,更引发大家对中国法学教育向何处去的深思。
        雨后江城,秋意渐浓;甲子中南,法意愈重。法学院“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教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全国法学重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史题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肖志远)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