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9月21日晚,由法学院团委主办、法学院2011级承办的“法行天下直面职场”职业规划系列讲座正式启动并成功举办第一期讲座,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内,学院陆续邀请IBM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全球商业咨询部战略咨询顾问王涛、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汪沵、任职中共东西湖区委组织部的选调生田密主讲了系列讲座的第二至第四期,分别就外企、律师行业、选调生向在校学生介绍了不同职业的入职门槛、职业前景、工作内容、薪资福利等,帮助在校生了解不同行业,从而理性地做好职业规划。
第 二 讲
主 讲 人: 王 涛
讲 座 题 目:
你的电脑500G硬盘里装的是什么?——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
9月30日下午2:30,“法行天下 直面职场”法学院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二讲在模拟法庭(二)顺利举行。此次主讲人为我校法学院2004级本科生,2008级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王涛。
王涛在校期间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会主席,参加共青团中央举办的第三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曾被IBM、贝恩资本、中国移动、中广核、上海电气、百威英博、花旗银行、武汉市工商局等多家单位录取,现供职于IBM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全球商业咨询部,担任战略咨询顾问。

王涛在讲座中提及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三件事:
1、试一试
人生中的许多成功并不是你准备好时获得的成功,往往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最终获得了成功。在大学期间,王涛加入辩论队、担任讲师、参与竞选学生干部,在一步一步中,与人交流的能力增强了。步入职场,在出差期间,王涛利用每一次乘坐飞机的时间与周围的乘客聊天,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
在电影《蝙蝠侠》中,有一个地牢,地牢里的人们在腰间系了一根绳子往出口跳。但在20年的时间中,没有一个人跳出去过。后来,第一个跳出去的人出现了,竟然是一个孩子。那个孩子解下了腰间的绳子,奋力一跳,跳出了地牢。孩子在解开绳子之后没有了任何退路,要么奋力跳出去,要么死亡。人生有时就需要这种不顾一切的勇气。
2、想一想
思考是一种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活动,然而方法和技巧很多在流逝的岁月就会自然体悟,不需要讲太多。其中,批判性思维方法(对所有一切持怀疑的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人生中有许多问题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对错就能划分。对一个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你得到的结果才会更全面、更客观。
3、做一做
时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拥有了时间你就拥有了一切。因此,我们要做好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有三种方法,任务分解法、倒计时表法、时间敏锐法。不管是在职场生涯还是人生中,我们要养成经常看表的习惯。将自己表的时间调整的比正确时间快5-10分钟,给自己留下几分钟的余地。
随后,王涛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帮助同学们解答在学习、选择未来职业道路上的困惑。在讲座的最后,王涛谈到法科学子在从事非法学职业时,具有更强的规则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等优势。
第 三 讲
主 讲 人:汪 沵
讲 座 题 目:刺破律师行业的神秘面纱
10月12日晚,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讲,第三期讲座的主讲人为我校法学院2006级毕业生、大成律师事务所汪沵律师。
汪沵在校期间辅修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曾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践创新项目二等奖,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后即入职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属证券部。入职至今,汪沵已参与多家企业的股权重组、收购业务、国有产权转让业务以及基金会、产业基金的设立业务。

汪沵律师以“刺破律师的神秘面纱”为主题,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为大家解答了对律师行业的各种困惑,从四大版块为同学们揭秘律师的神秘面纱。首先,汪沵带领大家了解律师行业真实的情况,包括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薪资福利、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等等。其次,汪沵介绍了律师的社会地位,着重强调律师要想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关键在于律师本人如何定为自身、定位自己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工作决定了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接着,汪沵谈及律师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律师特别需要沟通能力,才能高效率的办理业务,而且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心酸和泪水。最后,汪沵讲到从事律师行业的利弊,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建议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扎实法学功底、良好沟通能力等素质,同时又热爱律师行业的同学投身其中。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以提问的方式与汪沵律师进行了交流。在讲座前后,讲座主持人曹吉安老师表达了对汪沵律师的欢迎、感谢和自己对律师行业的见解。
通过这次讲座活动,同学们对什么是律师有了清晰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学习法学的兴趣,对未来同学们职业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 四 讲
主 讲 人:田 密
讲 座 题 目:选调生的前世今生
10月13日晚7点,“法行天下 直面职场”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四讲在模拟法庭(二)顺利举行。第四讲的主讲人是我校法学院2003级本科生、2007级环境法硕士研究生、2010年武汉地区选调生田密。
田密2007年获法学院本硕连读资格,2010年获环境法硕士学位。在校期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担任模拟法庭(一)启用后首场模拟法庭——“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主创兼总导演,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省部级调研课题,先后四次获校级“优秀学生”称号(奖励成绩前15﹪的学生)。2010年毕业,顺利取得宜昌国资集团、北京昌平区法院(笔试第一)、兴业银行十堰分行、华能集团offer,后考上武汉市选调生,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任职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街办事处,2012年7月至今,调入武汉市东西湖区委组织部。

在此次讲座中,田密对选调生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结合自身的职场感悟指导同学们未来的职业规划。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讲座后也积极地和田密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田密此次的讲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什么是选调生?
在这一部分中,田密从选调生的概念、选调生的历史、选调的对象、选调的条件、选调生和公务员的区别以及选调生的考试六方面对选调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二部分,田密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就业观。
在这一部分里,田密首先阐述了“什么是好工作”以及“好工作与幸福的联系”,提出“渴求是幸福的源泉”这一观点。其次,提出了他对“成功”的定义和理解,即自我认知、原有基础上的进步、自我超越、自我突破和改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找一份好工作应做的准备。
第三部分,提问交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与田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比如田密这两年工作的感受、法律思维如何养成、职场中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的现实问题等。现场观众十分活跃,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最后,曹老师老师对此次讲座做出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加以补充,同时对远道而来的田密表示感谢。
讲座历时两个小时,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纷纷表示此次田密的讲座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最后,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据悉,法学院辅导员郝新春老师主讲的第五期讲座《扼住命运的喉咙?被命运扼住喉咙?——你应该掌握的职业规划法则》将在校运动会结束后举行。截止本学期末,系列讲座将共举办七期,余下的五期将在下学期开展。十二期讲座将涵盖法院、检察院、律师、银行、国企、外企、私企等多个行业,在校学生希望了解哪些行业的信息也可以积极地向活动主办方反映,主办方将根据情况适度增加讲座场次。
“法行天下 直面职场”职业规划系列讲座以“给你充足的信息,助你理性的抉择”为宗旨,力争为在校法科学子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文字:孙婷婷、曹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