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青波副教授
胡弘弘教授
4月11日晚,法学部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十一期在首义校区文润楼306举行。参与的青年学者有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章志远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汪庆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夏正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郑毅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旭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张震副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讲师伏创宇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于文豪博士,东南大学法学院讲师熊樟林博士。我校法学院副院长胡弘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陈柏峰教授担任评议人,我院副教授张青波主持整此次研讨会。九位法学青年才俊的到场吸引了众多法学学子,偌大的教室座无虚席。
台上各位嘉宾
章志远—苏州大学教授
讲座开始,张青波副教授逐一介绍了在座青年才俊的学术背景和经历,幽默的介绍风格引起现场掌声连连。开场白后,章志远教授以他自身的经历为依据与现场法学学子进行了相关行政法学的探讨。章教授首先讲述了在面对行政法学不太受欢迎的现状下,如何把优秀的学生召集到行政法的研究中。接着,章教授简明地阐述了由其个人总结的目前案例学习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并阐明了案例在法学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法学学子投身于行政法学的学习研究中。
汪庆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汪庆华教授阐述了自己对于行政诉讼法的一些看法,之后向他家介绍了自己做法学研究常用的方法——社会调查法。结合自己法学调研的经历,他陈述了社会调查的三大困难:语言交流困难;调研生活条件上的艰辛;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上的困扰。最后,汪教授着重介绍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在日常的法学研究中要将law in action 与law in book 真正结合起来,达到更好地研究法学的目的。
夏正琳—华南理工大学副院长,教授
王旭—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在汪教授的精彩发言之后,夏正琳教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向大家深入地剖析公法学,阐述了公法思维的重要性。为了使在座学子更好地明白,夏教授分别从民法思维和公法思维的区别,公法对生活的影响等多重角度来论证,其精彩的演讲,诙谐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学生的数次掌声。
郑毅—中央民族大学讲师
于文豪—中央财经大学讲师
熊樟林—东南大学讲师
张震—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伏创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郑毅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在云南傣族调研的经历,并向大家展示了其拍摄的照片和调研报告。王旭副教授、于文豪博士、熊樟林博士、张震副教授和伏创宇博士也分别分享了自己对公法学的看法和自身学习的经验。
胡弘弘教授发言
现场观众
与会人员合影
九位青年才俊的演讲后,胡弘弘教授以轻松有趣的方式逐一点评,现场气氛热烈。在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之中,法学部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十一期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