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邱依文 李良珏)七年六冠,王者之师傲视中南;不变初心,届届传承铸就辉煌。作为校运会压轴的集体项目,拔河可谓是活动的最高潮。每每此时,“文治武功贯中南,王者之师法学院”的助威呐喊声便响彻场馆,在场的法学院学子都为此而声嘶力竭,为最终的胜利而忘情欢呼。今年,在蒙蒙细雨中,法学院的王者之队不负众望斩获桂冠,时隔四年,他们再次迎回三连冠的辉煌。通过一场与队长于淼、高燚以及主力队员王天晔的对话,让我们走进拔河队背后的酸甜苦辣。
登上顶峰的阶梯——训练
拔河队每年会在校运会开始前45天左右招募新队员,为期半个月,而后便开始每天训练,为比赛做准备。“每一场胜利都是日积月累的训练酝酿出来的,拔河队的训练比你们想象的要苦。”王天晔颇有感触地说。赛前一个月,队员们每天中午持续训练一小时,前期练基本功,一次次地重复上绳下躺动作,直至炉火纯青;后期便是跟着口号发力,需要大家默契配合,把力量使到一处。绳子与手的摩擦非常大,即便戴了手套,队员们的手还是会磨出血泡,有些队员手上有多年老茧,仍不可避免地被磨破。“我们要克服的远不止这些。由于队员们身高不均匀,躺倒时绳子的水平难以协调,稍一不慎便会摔倒。而且下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每一次下躺,都需要极大的毅力与坚持。”队长高燚对记者吐露心声。
谈及训练,虽多是辛苦,但也有感动。“院里的老师对我们很是关注,甚至有老师亲自上阵陪练,学生会也给予大力支持,陪练的学生会副部从未少过。我们的前任队长,带伤来指导我们训练。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是非常有意义的。”高燚如是说。在外人看来,法学院拔河队是难以攻克的王者之师,但拔河队成员却不敢有丝毫松懈。王天晔强调,法学院拔河队虽是声名在外的强队,但金融学院、工商学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拔河不似其他项目,它没有参照数据,训练也要秘密进行,别人拿捏不准你的实力,你同样估摸不到对手实力,黑马时不时地会出现,让人猝不及防。“今年拔河队从招募队员到比赛,都变故重重,好在大家都挺过来了,实在是不容易。”于淼队长感慨到。
凸显实力的一刻——赛时
即使已是拔河队的老将,高燚和王天晔坦言:“比赛时还是会紧张。”今年直到比赛前不久,队员们才真正找到感觉。即便如此,赛前对战学生会陪练成员时的失利,还是让高燚心里没了底:“直到拿下关键的第一场比赛,我的心才放下。因为那一场比赛后,队员们都找回了状态且也对其他队的实力有了一定认识。”回想比赛进行时,王天晔笑道:“其实比赛时我们根本听不到旁边的声音,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喊着口号,带动节奏。但在那个氛围中,你完全可以感受到来自同学们的支持。”拔河队员,只有在绳子一点点被拉过来,在裁判宣布胜利的那一刻,才敢放声欢呼。往往此时,他们会热泪盈眶。“就是听到赢了的时候,眼泪哗的就下来了。”
体育与学习并重——日常
除了是拔河队主力,王天晔还是羽毛球好手,她不仅球技精湛,球拍也配备专业。高燚则长于篮球。于淼虽没有特别擅长的运动,但她对体育的热爱完全不亚于高燚与王天晔,三人谈及体育时滔滔不绝,对于院里、学校中的体育比赛,他们都了如指掌,无论是否参与其中。
“学习固然重要,但运动也不能落下。多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认识更多的人,扩宽交际圈。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体育中来,并长期坚持下去。”问及想对同学们说的话时,王天晔如是说。高燚则说:“体育与学习丝毫不冲突,像拔河队中,就有很多保研名校的师兄师姐。只要你协调好时间,体育锻炼对大家只会有利而无害。”于淼更是觉得只要认真地去做体育,去搞锻炼,大家就能发现其与学习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都需要坚持,需要专注,需要找到窍门,方能事半功倍。两者齐头并进,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