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新型实习项目”阶段成果汇报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8-09-19浏览次数:763

通讯员(杨 蕾 姜雪莹 席冰蕊)自今年5月,由法学院郭倍倍副教授主持的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法学主题式新型实习项目的运用与推广第一期主题式新型实习项目面向我院本科生展开,目前开展的三个子项目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实习目标。913号下午,主题式新型实习项目阶段成果汇报会在文治楼6楼会议室举行,多名参与项目的同学就实习经历作了主题汇报交流,法学实验中心疏义红老师,经济法学系向前老师、李岩老师担任评议人,石一峰老师到场参与互动交流,汇报会由郭倍倍老师担任主持人。



郭倍倍老师开场即指明,推出本次实习项目的主要考虑在于探索如何解决当下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本科生交流实习资源有限和用人单位对口人才引进困难这三大问题。

在主题汇报交流环节,15级李森涛同学介绍了她参与的股权法律服务项目的基本业务和实习过程中的心得感悟。她通过对比传统实习,总结了主题实习的三大优势,提出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转变至关重要。同组的16级邱水同学用充实二字总结自己的实习经历,她在学习观察中体会到知识输出是形成知识影响力的关键一环,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联系犹如拓荒者守成者,一些实用的信息整合工具能提高输入输出的效率。疏义红老师在点评中提到,校外实习更多考验了同学们课堂之外的隐形知识,而专业知识则是后盾与基石。



向文浩和邱若凡同学带来了资产证券化实习项目的主题汇报。其中向文浩同学将实习中学习资源的把握和校内学习资源进行比较,给在校本科生提出了实用的学习建议。邱若凡则是从参与者和观察者,甚至是闯入者的角度分享了他的实习感受,其间他提到了让他感触颇深的一点即律师的产品意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律师们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与敏锐力,不断优化个人知识结构以满足多元化专业化的工作要求。


参与刑辩实务实习项目的赵宇晗和詹晓梦同学回顾了参与项目以来线上线下的各类活动。成员们在卷宗案例研习中了解司法逻辑,细化了刑法概念的运用,通过观摩检察官刑事案例辩论学习了公诉人应有的结构化处理和反向推理能力。大格局小细节,詹晓梦同学用两个关键词来总结自己对法律人职业的看法。



随后,李岩老师在评议中指出,不同的职业选择对学校教育中法律价值和思维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并再次强调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向前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对法学前沿行业的关注,鼓励同学们在高水平的平台锻炼自己,提高专业化程度。石一峰老师引用查理芒格的名言阐述了基本技能之外法律人应具备的多元化知识和体系化思维。



在自由讨论交流之后,郭倍倍老师就能力与视野、真实感受和有限经验、信任与背书这三组关键词,对主题式新型实习项目的设计初衷、运行观察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鼓励参与的同学对项目的发展多提意见和建议,学院老师将链接更多的优质资源,让我院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与主题式新型实习项目,为我院的双一流建设增添更丰富的内容。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