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法学》创刊十周年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12-20浏览次数:1335

通讯员(武立群 朱羽晨 张添娇)2019年12月14日,《南湖法学》创刊十周年青年论坛在文治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校友会法律分会秘书长沈大力,湖北左岸律师事务所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舒砚,《南湖法学》指导老师黄泽敏,《南湖法学》创始人李元元、梁永成,第七届主编杨子潇,第八届主编林乐锋,第九届副主编向文浩以及第十届编辑部全体成员到场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论坛主持人、《南湖法学》第十届副主编吴颖慧带大家回顾了《南湖法学》的十年历程。

2009年9月中旬,李元元等第一届编辑部成员着手进行调研;11月15日,完成《南湖法学》策划书;12月中上旬,高利红副院长积极推进编辑部的成立,原校长吴汉东亲笔题字以示鼓励;12月下旬,党委副书记高碧峰和副院长麻昌华组织成立筹备委员会;2010年3月初,《南湖法学》编辑部正式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学子终于有了展示风采的平台、培育才华的温床。2010年6月,《南湖法学》创刊号正式刊行,刘仁山副校长倾情寄语以示勉励。

从第一届到第十届,编辑部共刊发16期《南湖法学》杂志,各校优秀法科学子源源不断地向《南湖法学》投稿,稿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随着各届编辑部的不懈努力,刊物的栏目逐渐优化,从第一期的“重点关注、法学争鸣、典型案例分析、书光银影、理性反思”,到第十六期的“评论、论文、座谈、后记”;刊物的排版逐渐美观,刊名“南湖法学”四字为吴汉东教授的题字,刊后寄语“南湖法学,独立而多元,原创以致用”为王泽鉴教授的亲笔,第五届编辑部成员贺佳曦设计的“蓝天白云下,獬豸傲然矗立”的封面形象被沿用至今;刊物的排版和注释体例也逐渐完善,成员们追求严谨、日益进步,《南湖法学》正朝着优质期刊的方向不断迈进。

2012年,第一届“南湖法学杯”论文大赛成功举办,比赛共收到83份稿件,成功激发了我校学子的创作热情。至2019年,论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七届,在法学院学子的心中树立了牢固的学术地位。

在审稿和论文大赛奖项评选方面,我院众多老师对《南湖法学》提供了大力支持;在讲座开展方面,尤陈俊教授、陈柏峰教授、霍海红教授、张翔教授等先后开讲论文写作讲座,为编辑部注入学术动力;在部门工作指导方面,麻昌华副院长、高利红副院长、胡弘弘副院长等都曾担任学术或行政指导,给予编辑部莫大的鼓励。吴颖慧代表编辑部全体成员对所有支持《南湖法学》的老师表示诚挚感谢。

2011年10月,“南湖法学-法律博客”创建后即被收入首页机构名录,与《北大法律评论》、《清华法律评论》等并列。法律博客数篇文章被多方媒体转载,推荐率日渐攀升,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他网络平台亦取得良好反响,新浪微博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积攒粉丝数量逾6600人,并且增长速度加快。南湖法学微信公众号自第七届编辑部设立以来,关注人数持续上涨,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李元元          黄泽敏            梁永成

 

接着,李元元进行以“从概念到体系——本科生法学研究的路径演绎”为主题的发言,发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法学概念是什么?概念和体系对本科生来说意味着什么?第二,如何理解概念?概念在整个法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处于怎样的地位?第三,作为律师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概念起怎样的作用?第四,针对前三部分的总结。随后,梁永成对李元元的发言进行评议,认为法学学习需要不断在概念和实践之间穿梭以完成概念的自我生产。李元元补充表示概念的自我生产需要将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更加具体化的思考。

谈及《南湖法学》的未来发展,李元元认为《南湖法学》需要有更加清晰的定位,希望看到本科生对于具体问题的质朴思考,同时对编辑部的工作提出具体建议。黄泽敏老师表达了对《南湖法学》的肯定和期待,并对刊物的栏目设计、稿件来源提出了设想,希望办刊理念、期刊结构进一步确定和完善,编辑部的情怀不断传承。

 

沈大力         杨子潇            舒砚

 

舒砚肯定了《南湖法学》编辑部十年来的辛勤工作,并结合自己参与编辑《中西法律传统》的经历发表看法,表示成员们需要主动带着问题意识思考提高期刊质量的方法;提议建立优秀作者库。

杨子潇在回应黄泽敏老师发言的同时也给出一些发展建议,认为编辑部应当树立信心、确立目标;尝试多方约稿;从课堂作业、会议记录、优秀毕业论文等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读者群。

林乐锋认为可以从优秀毕业论文中优中选优;建议联络北大法宝尝试入库;对于编辑部的发展,提出邀请大四的老成员回来共同努力发展编辑部,并肯定了吸纳部分大一学生进入编辑部的做法。

沈大力分享了武汉校友分会每月一次的线下实务案例交流会以及沙龙等活动,并抛出三个问题:本科生做什么学术?本科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与要求才能做这种学术?本科生参与到学术研究中能获得什么?李元元和梁永成分别作出回应。

向文浩认为《南湖法学》一直以来都是一群优秀的人吸引另一群优秀的人,编辑部存在着内部激励并需要保持这种内部的动力,希望可以从校内科研赛事与优秀团体举办的活动中引流,激励投稿。


左上:向文浩   右上:林乐峰   左下:陈诗润   右下:现场提问观众



活动最后,到场观众积极提问,与会嘉宾热情解答,论坛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论坛结束后,论坛嘉宾和编辑部成员在文治楼前合影留念。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