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典编纂史系列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1-05浏览次数:544

通讯员(法学院新闻中心)1226日,孙宪忠研究员主讲的《民法典实施后民法知识体系的改造与更新》在掌声中圆满结束。至此,历时两月有余的法典编撰史系列学术讲座落下帷幕。海内外九名法学大师奉献了十场关于法典编纂的学术盛宴,讲座内容穿越两千五百余年,横跨欧陆、拉美与中国。本系列讲座采取线上线下双重模式,影响广泛深远,受到了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中国等国专家、学子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



两千五百年的法典编纂史滥觞于古罗马《十二表法》,法典精神长河自此涓涓流淌。在第一期讲座中,罗马第一大学法学院院长Oliviero Diliberto教授讲述了《十二表法》的制定背景、外在特征、内在精神与历史意义。它的成文性、公开性、确定性、结构性等特征成为后世法典编纂灵感之源。接《十二表法》,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员R.W. Benet Salway博士与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员Simon Corcoran博士带领我们将目光转向《狄奥多西法典》与《优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西方第一部官方编纂并公布的法典,《狄奥多西法典》整合了当时混乱的法律渊源,并为通往罗马法典巅峰——《优士丁尼民法大全》——打下坚实基础。Benet Salway博士从历史的角度对法律编纂的过程和法典本身进行解释,为法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优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优士丁尼一世建立法律帝国的辉煌之作。这部法典规模庞大,包括《优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与《新律》,对后世法典编纂产生了重大影响。Simon Corcoran研究员娓娓讲述了这部法典的编纂背景与过程、体系结构与内容、文本历史命运与文本语言转向。





罗马成文法与法典搭建了罗马法律体系的躯干,而让躯干灵动起来离不开罗马裁判官的告示。在《罗马裁判官的告示是法典吗?》一讲中,法兰西学院(Le Collège de France)研究员Dario Mantovani向我们展示了裁判官告示的六大悖论,即多样性与重合性、整体性和灵活性、程序性与实体性、普遍性与罕现性、灵活性与稳定性、汇编性与体系性。



罗马法与罗马法典体系在近代诸国的法典编纂中留下了深刻烙印。世界知名罗马法学家,罗马第一大学教授Aldo Schiavone“Ius:法的创制为题,系统介绍了罗马法学家的工作程式与思维方法。他们的智慧与才识不仅成为西方的共同法律传统,更是人类法律文明的宝贵财富。

在罗马法与罗马法学家的影响下,西方率先迈入近代法典时期。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诞生于法国大革命的狂风暴雨中。法国巴黎第二大学教授Emmanuelle Chevreau从罗马法史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这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部民法典。这部法典以近代理性自然法为基础,彰显了人文理念与理性精神的光辉。1900年,法典理性的浪潮在《德国民法典》达到最高点。德国萨尔大学终身教授Michael Martinek《德国民法典》:民族统一与理性精神为题,用两场讲座系统介绍了这部法典的历史背景、理念基础、形式结构、实质内容与发展未来。




目光回到中国。罗马第一大学荣誉教授Sandro Schipani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研究员分别从域外和域内两个视角评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Sandro Schipani教授以法典的多重路径为旨,从罗马法的共同公民出发,讲述了拉美国家民法典与《意大利民法典》的基本理念,并提出法典的内容与精神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他还特别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人格权编对世界法典编纂的重要贡献。作为这部法典的重要参与者,孙宪忠研究员以民法典实施后民法知识体系的改造与更新为题展开讲座。他倡导法典编纂应当坚持体系性与科学性,并深入剖析了我国民法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随着2021年的到来已经开始施行。这部法典不仅将扎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也将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谨以此致敬那些为这部法典的诞生而奋斗的人们,鼓励那些将为这部法典的发展而努力的人们!

本系列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罗马第一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交流部、法学院与中意学院承办。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