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点:文治楼334
电子邮件:liumaol0325@sina.com
办公电话:无
1)《烟草专卖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著作,合著)
2)《二五普法辅导读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著作,参编)
3)《当代中国地方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获优秀著作奖)。(著作,主编)
4)《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著作,副主编)
5)《中国宪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著作,副主编)
6)《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获优秀著作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著作,合著)
7)《乡镇人大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著作,合著)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制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著作,合著)
9)《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理论与运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著作,合著)
10)《宪法学教学大纲》(司法部统编),法律出版社1996年6月。(主持人)
11)《宪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司法部统编教材),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司法部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等法学教育通用教材)。(主编)
12)《法学概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副主编)
13)《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司法部规划教材,参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司法部十四门主干课程教材,副主编)
14)《中国宪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司法部成教教材,参编)
15)《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
16)《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版。(司法鉴定培训教材,参编)
17)《中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部级教材、主编)
18)《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主编)
19)《中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二版。(著作,主编)
20)《中国宪法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2009年第2版、2022年第3版。(独著)
21)《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马工程重点教材,合著)
22)《新法学实验教程——基于LETS软件的实验原理与操作》,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
23)《中国宪法权利体系完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三人合著,第一排序)
24)《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马工程重点教材,合著)
1)《对我国宪法学体系的探讨》,《青年法学》1985年第1期。(独)
2)《宪法学中有关问题的系统论思考》,《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独)
3)《论我国行政法在当前的任务——兼谈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的关系》,《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独)
4)《我国民族立法初探》,《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独)
5)《法国宪法监督的历程》,《法学评论》1990年第4期。(独)
6)《商品经济与迁徙自由》,《湖北法制报》1989年1月。
7)《集会游行示威法》系列论文(共6篇),《湖北法制报》1989年。
8)《行政诉讼法系列论文》(共6篇),《湖北法制报》1989年。
9)《宪法学与宪法秩序》,《法治时代》199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1991年第9期转载。(独)
10)《我国乡镇国家权力机关建设刍议》,《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1991年第1期转载。(独)。
11)《关于完善地方人大制度的几个问题》,《法治时代》1991年第3期。
12)《贴近现实,探索农村法律建设的新主题——来自湖北农村的访谈调查报告》,《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署名四)
13)《逆差:在认同与价值评价之间——对农村村组干部法律评价的分析》,《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署名一)
14)《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乡镇企业工人法律意识分析》,《当代法学》1991年第4期。(署名四)
15)《行政诉讼中被告举证责任的探讨》,《青年法学》1991年第1期。
16)《论公民权利与社会安定》,《政法学刊》1991年第2期。(署名二)
17)《初步了解与初步理解的错位-——农户户主法律意识分析》,《现代法学》1991年第4期。(署名四)
18)《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变迁——来自湖北农村的实证研究》,《中国法学》1992第6期。(署名四)
19)《对农村村组干部法律要求的调查分析》,《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1期。(署名一)
20)《村组企业厂长(经理)法律意识分析》,《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署名四)
21)《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建设及其法律调查》,《法治时代》1992年第1期。
22)《当前农村突出法律问题――664份农民法律意识问卷分析》(共5篇),《湖北法制报》1991年3月-4月连。
23)《宪法结构分析》,《法治时代》1992年版。
24)《改革与中国宪法发展》,《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转载。(署名二)
25)《也谈宪法学体系的重构——评社会权利分析理论之争》,《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1995年第12期转载。(独)
26)《论宪法结构的涵义与宪法规范的结构特点》,《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独)
27)《论构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宪法学——关于加强宪法学自身建设的思考》,《法商研究》1996年第4期。(署名二)
28)《村民委员会行使职能的现状》,《楚天主人》1996年第3期。(独)
29)《论宪法发展的形式——兼谈新《刑事诉讼法》对宪法的发展》,《地方政府管理》1997年第11期。(署名一)
30)《市场经济与人大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探讨》,《楚天主人》1997年第1期。(署名一),
31)《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大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探讨》,《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署名一)
32)《世界之交的宪法学:机遇与挑战》,《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独)
33)《政治组织形式及其相关概念解析》,《法商研究》1998年。
34)《宪法第4条修正案与我国政党制度》,《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独)
35)《政治权利的回归:从<共同纲领>到现行宪法》,《长江日报》理论版1999年9月27日。
36)《未雨绸缪,防治法烦扰民》,《法制日报》1999年10月11日。
37)《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律教育模式若干问题思考》,《法学》2001年第9期。(独)
38)《改革与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中国法学》2002年。
39)《宪法的现实世界与观念世界——宪法学基础性研究中的一类典型错误剖析》,《法学研究》2002年第2期。(署名二)
40)《借鉴、剖析与完善——对人大代表质询权的再次关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2年4期转载。(署名一)
41)《宪法究竟是什么》,《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独)
42)《中国宪法发展的趋势与途径》,《法制日报》2002年10月。
43)《私营经济脱颖而出——一九八八年宪法》,《法制日报》2002)12月。
44)《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综述》,《中国法学》2002第6期。(署名一)
45)《论改革与公民选举权的发展》,《中国法学》特刊。
46)《论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3年第4期转载。(独)
47)《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学习董必武法律思想的体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2003年。(署名一)
48)《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政府体制改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独)
49)《宪法学基础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地方政府原理>述评》,《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独)
50)《转型社会的宪法稳定观》,《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04年第8期转载。(独)
51)《论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权制度的完善》,《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署名一)
52)《紧急状态入宪的宪法学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署名一)
53)《中国宪法学的困境与出路》,《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05年第4期转载。(独)
54)《WTO与中国地方立法的回应及创新》,《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4期。(署名一)
55)《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学习董必武法律思想的体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2005年。(署名一)
56)《当前中国人权保障观的一种解析——以人口准入与迁徙自由为例》,《法学论坛》2005年第6期。(署名一)
57)《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2005年。(独)
58)《宪法是法律世界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兼对“宪法是公法”的质疑》,《法商研究》2006第1期。(署名一)
59)《宪法就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6年第12期转载。(独)
60)《论宪法秩序与社会和谐》,《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2006年。(署名一)
61)《论宪法的物权诉求》,《公法评论》第四卷。
62)《论宪法秩序与社会和谐》,《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2006年。(署名一)
63)《新农村建设面临法治难题》,《人民论坛》2006年第22期。(独)
64)《香港基本法是宪法性法律》,《法学家》2007年第3期。(独)
65)《法治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独)
66)《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署名一)
67)《董必武“党法关系”观研究》,《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2007年。(署名一)
68)《“小产权房”的缘起、问题及其解决》,《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署名一)
69)《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以基本权利为视角》,《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署名一)
70)《民族区域自治研究的新探索——<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评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独)
71)《中国行政法发展的宪法学解读》,《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9年第7期转载。(署名一)
72)《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独)
73)《社会建设的宪法学意义——兼论中国宪法及宪法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9年第10期转载。(署名一)
74)《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宪法权利体系重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署名一)
75)《中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人权视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署名一)
76)《选举制度完善的当下语境及其未来课题》,《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1年第1期转载。(独)
77)《论<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宪法的正当性基础》,《中国宪法年刊》2010年第1期。(署名一)
78)《论宪法的正当性》,《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6年第12期转载。(署名一)
79)《关于法学教育的几点困惑》,《法制日报》2010年12月29日第9版。
8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准》,《法商研究》2010年第6期,本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部分转。(署名一)
81)《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若干个问题探讨——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的思考和探索》,《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署名二)
82)《论宪法权利体系理论的完善》,《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本文还被《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转摘。(署名一)
83)《开辟公法研究新的理论阵地——<公法研究>开栏引言》,《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独)
84)《中国选举理论的回顾与前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署名一)
85)《明确不同层次功能 完善法学教育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14日。
86)《纪念“八二宪法”颁行三十年》,《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5期。(独)
87)《人权的共同体观念与宪法内在义务的证成——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法学》201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3年第3期转载,被福建省刊物《人大研究》部分转载。(署名一)
88)《宪政理论范式转换及中国宪法学的回应》,《北方法学》2012年第6期。(署名一)
89)《论宪法权利体系及其构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1期。(署名一)
90)《依宪治国:法治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法学杂志》2013年第7期。(署名一)
91)《论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关系》,《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署名一)
92)《协商民主的宪法进路与展望》,《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2期。(署名一)
9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笔谈之二:依宪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2014年第09期。(独)
94)《宪法监督的逻辑与制度构想》,《当代法学》2015第1期。(署名一)
95)《将法治精神融入城市建设》,《法制日报》2015年10月。
96)《基于LETS软件的法学实验教学体系》,《法学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独)
9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逻辑》,《人民论坛》2015年第6期。(独)
98)《人大制度与宪法发展的新课题》,《中国宪法年刊》2015年第1期。(独)
99)《警察权的现代功能与宪法构造难题》,《法学评论》2017年第1期。(独)
100)《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法学》2017年第03期。(独)
101)《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中国宪法体制发展》,《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18年第4期转载。(独)
102)《警察权问题理论研究的现状、意义及其不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署名二)
103)《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背景下警察权配置问题思考》,《中国法律评论》2018第3期(独)
104)《宪法体制视角下的党内法规体系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独)
105)《警察权的概念构造及其横向配置结构的优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安学)》2021年第1期转载。(独)
106)《法治乡村视野下村域社会治理的权力配置及其优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署名一)
107)《村域社会治理权力运行的优化思路》,《乡镇企业导报》2021年第9期。(署名一)
108)《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笔谈》,《荆楚法学》2022年第1期。(署名一)
109)《论中国宪法教育与宪法发展——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高等教育评论》2022年第1期。(署名一)
110)《习近平关于宪法权威重要论述的学理诠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署名一)
111)《论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及其构成》,载《法商研究》2024年第1期。(独)《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2)《中国宪法中“领导”的概念学诠释》,《法治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2期。(署名一)
113)《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荆楚法学》2024年第6期。(署名一)
114)《我国刑罚附随后果制度的合宪性检视与调整》,《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署名一)
115)《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宪法逻辑》,《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署名一)
116)《阈限理论下的国民宪法教育》,《高等教育评论》2024年第2期。(署名一)
117)《中国式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构建逻辑》,《荆楚法学》2025年第3期。(署名一)
118)《论高质量发展视阈下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世界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署名一)
1)《Peasants and the Law》,《China Now》1991年。
2)《经典宪法概念的反转与超越》,韩国《公法评论》2007年第1期。
无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