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点:文治楼434
电子邮件:weihantao1108@126.com
办公电话:无
刑法学(2) 2022—,48学时,专业必修课
硕士研究生课程:刑法案例研习 2023—, 32学时,专业选修课
博士研究生课程:刑法案例研习与实务2024—, 32学时,专业必修课
刑法学(2) 2022—,48学时,专业必修课
硕士研究生课程:刑法案例研习 2023—, 32学时,专业选修课
博士研究生课程:刑法案例研习与实务2024—, 32学时,专业必修课
1. 主持:202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为“轻罪时代犯罪分层治理研究”(2722024EZ007),经费4万元
2. 主持: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为“新时代金融风险的刑法应对研究”(2722023DD020),经费3.5万元.
3. 主持: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生物安全视野下人类基因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刑法规制研究”(22BFX04),经费20万元,(2022.9.30-)
4. 主持:安徽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刑法应对新时代新型风险的理论反思与制度构建研究”(2020ZD006),经费17万元,(2021.1.01-2023.12.31)
5. 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刑事制裁、民事赔偿和生态补偿有机衔接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责任制度研究”(CLS(2020)ZX047),结项(2020.5-2020.12)
6. 主持: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正当防卫制度反思研究”(19FFXB021),经费25万元,已提交结项。(2019.10-2021.12)
7. 主持: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水土污染的制度根源与对策研究”(15FFX048),经费20万元,已结项。
8. 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法从宽制度研究”,课题编号为12XJC820001,经费7万元,2014年12月结项。
9. 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2013年一般项目:“经济社会转型与环境法治变革研究”(CLS(2013)C62),经费3万元,2014年12月结项。
10. 主持:云南省社科基金2013年一般项目:“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之检讨”(YB2013038),经费3万元,2015年6月结项。
11. 主持:云南省教育厅2013年重点项目“环境公害治理机制之反思与重构”(2013Z146),经费2万元,2015年9月结项。
12. 主持:云南省法学会2014年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反恐维稳机制研究”,经费5万元,2015年6月结项。
13. 主持:昆明理工大学项目“司法理性中的民愤”,经费5万元,项目编号KKSY201224012,2015年6月结项。
14. 主持:宜良县检察院2012年项目 “非法采矿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为KKDS201224003,经费3万元,2013年结项。
15. 主持安徽省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2018年项目“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犯罪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16. 主持省级教学示范项目:《刑法分论及案例研习》,2021.1-2022.12,经费1万元。
17.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重点项目“现代风险的治理与非传统安全的刑法保障”(13AFX011),经费30万元,结项,排名第二。
18. 参与:2014年云南省社科规划办基地重点项目:“当前云南反恐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经费6万元,2016年8月结项,排名第二。
无
无
无
1. 专著:《正当防卫制度反思研究》,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
2. 专著:《环境污染:制度根源与对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9月版,独著。
3. 专著:《刑法从宽事由共同本质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12年6月版,独著。
4. 专著:《刑法热点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2014年4月版,独著。
5. 译著:《丹麦刑事法典》,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版,独译。
6. 译著:《老挝刑事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二人合译排名第二);
7. 副主编:《刑事诉辩评审——毒品犯罪》,检察出版社2014年版。
8. 副主编:《刑事诉辩评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检察出版社2014年版。
1. 魏汉涛:《刑法谦抑主义的应然走向》,《环球法律评论》2025年第1期(CLSCI)。
2. 魏汉涛、桑宇:《应对人类基因科技潜在风险的模式选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CSSCI扩)。
3. 魏汉涛、桑宇:《微罪的刑法治理之困境与出路》,《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4期(CSSCI扩)。
4. 魏汉涛、王俊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入罪标准解读》,《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5. 魏汉涛、王俊杰:《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刑法规制之反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CSSCI扩)。
6. 魏汉涛:《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偏差与匡正》,《法学评论》2024年第4期(CLSCI)。
7. 魏汉涛:《私密信息刑法保护的反思与重构》,《政法论坛》2024年第4期,(CLSCI)人大复印资料202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 魏汉涛:《人脸识别信息滥用行为刑法规制的顶层设计》,《当代法学》2024年第2期(CLSCI)。
9. 魏汉涛:《定罪免刑:应对轻罪扩张伴生风险的优先选项》,《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202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0. 魏汉涛、盛豪杰:《智能合约伴生风险的类型研判与刑法应对》,《海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CSSCI)
11. 魏汉涛:刘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匡正———由75份二审判决书切入》,《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12. 魏汉涛:《人类基因编辑行为的刑法规制》,《法商研究》2021年第5期(CLSCI)。
13. 魏汉涛:《货车严重超载是否入刑的四维考察》,《安徽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CSSCI)。
14. 魏汉涛:《正当防卫之本要正本清源》,《暨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CSSCI)。
15. 魏汉涛、盛豪杰:《污染环境犯罪单位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纠偏》,《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CSSCI)
16. 陈心哲、魏汉涛(通讯作者):《三分法:诈骗罪处分意思的纷争与立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CSSCI扩)
17. 魏汉涛、陈心哲:《四步认定法:“软暴力”认定规范化的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1期(CSSCI)。
18. 魏汉涛:《反思与再造:防卫时间条件再思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CSSCI)
19. 魏汉涛、向梅:《犯罪行为引起的危险行为人有无救助义务》,《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20. 张如、魏汉涛(通讯作者):《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刑法应对——以现代风险治理为视角》,《学术界》2020年第1期(CSSCI)
21. 魏汉涛、张如:《激活正当防卫条款的路径再思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CSSCI)。
22. 魏汉涛:《刑事制裁与生态环境修复有机衔接的路径》,《广西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CSSCI)。
23. 魏汉涛:《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4期(CLSC,《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24. 魏汉涛:《中国刑法学复兴要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法商研究》2018年第5期(CLSCI)。
25. 魏汉涛:《毒品犯罪死缓适用的司法偏差与匡正》,《现代法学》2018年第5期(CLSCI,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9年第1期全文转载)。
26. 魏汉涛:《分歧与定性:毒品交易中的居间行为》,《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CSSCI)。
27. 魏汉涛:《“个人解除刑罚事由”制度探究》,《法商研究》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CLSCI)
28. 魏汉涛、郭建龙:《主观还是客观: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海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CSSCI)。
29. 魏汉涛、齐文远:《构建特别立功制度之设想——破解有组织犯罪泛滥之难》,《中南民族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CSSCI)。
30. 魏汉涛、魏文超:《梳理与启示:中国本土刑法学派之争》,《刑法论丛》2013年第3期(CSSCI)。
31. 魏汉涛:《挑衅原则及其给我国的启示》,《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CLSCI,法学重点核心)。
32. 魏汉涛:《强奸罪的本质特征与立法模式之反思》,《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4期(CLSCI)。
33. 魏汉涛:《被迫行为的性质及其体系性地位——一个批判性分析》,《海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1 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CSSCI)。
34. 魏汉涛:《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刑法变革要提防两种倾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35. 魏汉涛:《罪刑法定背景下刑法民间法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CSSCI)。
36. 魏汉涛:《污染环境罪的注意义务:结果预见还是结果回避》,《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CSSCI)。
37. 魏汉涛:《环境公害犯罪适用严格责任的必要性》,《河海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CSSCI扩)
38. 魏汉涛:《法学研究生培养方式的革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39. 魏汉涛:《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误区与出路》,《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40. 魏汉涛、赵娴:《城市“底层人”犯罪多发的原因与对策》,《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41. 魏汉涛、刘玉杨:《差异化从严: 累犯应对机制之反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42. 魏汉涛:《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之反思》,《四川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
43. 魏汉涛:《逆防卫的许禁之争及其适用条件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4. 魏汉涛:《风险社会的刑法风险及其防范》,《北方法学》2012年第6期。(CSSCI扩)
45. 魏汉涛、张微波:《诉前财产调查与控制制度刍议》,《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5期。(CSSCI)
46. 齐文远、魏汉涛:《民众偏受信访的原因考察与对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8年第4期。
47. 齐文远、魏汉涛:《英美反恐立法的得失及其启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6期(CSSCI)。
48. 齐文远、魏汉涛:《毒品犯罪治理的困境与出路》,《河南大学学报》2017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CSSCI)。
49. 魏汉涛、易家鹏:《“法律不入家庭”的刑法学思考》,《河北法学》2016年第10期(CSSCI扩)。
50. 崔庆林、魏汉涛:《论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学术探索》2012年第12期。(CSSCI扩)
51. 魏汉涛:《以客观解释论解读重婚罪》,《海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CSSCI)。
52. 魏汉涛译:《丹麦的刑事法何时回归理性》,《刑法论丛》2010年第4卷,总第24卷,译文。(CSSCI)
53. 魏文超、魏汉涛:《中西著作权演进路径比较与省思——以宋代版权分析为中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CSSCI)。
54. 魏汉涛:《从严反恐刑事政策之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湖北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55. 魏汉涛:《反思被迫行为与紧急避险的关系》,《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6. 齐文远、魏汉涛:《宽容对待处置突发恶性事件时的警察行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7. 魏汉涛:《环境公害犯罪归责原则之反思》,载赵秉志、张军主编:《刑法与宪法之协调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8. 魏汉涛:《域外附条件监禁刑及其启示》,《监狱学刊》2013年第4期。
59. 魏汉涛:《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之再思考》,《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60. 魏汉涛、赵志福:《刑法牵连关系界定标准之新解》,《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61. 魏汉涛、赵志福:《德日诱惑侦查之规制及其启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62. 魏汉涛:《被迫行为的性质及其适用条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3卷,2013年版。
63. 魏汉涛、戴志军:《入室盗窃之再解读》,《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第2期。
64. 魏汉涛:《预防职务犯罪地方立法论纲》,载《犯罪研究》2010年第2期。
65. 魏汉涛:《强奸案中错误同意的效力之省思》,《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66. 魏汉涛:《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学分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67. 齐文远、魏汉涛:《论被害人的过错影响定罪量刑的根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8. 魏汉涛:《死刑规律与死刑适用的制约因素》,《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第3期,独撰。
69. 魏汉涛:《危险驾驶刑法规制之比较与省思》,《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0. 魏汉涛、安小刚:《法经济学视野中的职务犯罪预防》,载赵秉志主编2013年刑法年会论文集。
71. 魏汉涛、李姗:《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解读》,载赵秉志、莫洪宪、齐文远主编:《中国刑法改革与适用研究》(2016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2. 魏汉涛译:《一种特殊的青少年管教措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73. 曾粤兴、魏汉涛:《警醒适用案例教学法的误区——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为视角》,《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1辑。
74. 魏汉涛、邓有静:《环境法与刑法竞合的解决路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75. 魏汉涛:《环境公害事件泛滥的制度根源分析》,《江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6. 魏汉涛:《民间刑法及其在刑法解释中的应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77. 魏汉涛:《破窗理论及其给环境公害治理的启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78. 魏汉涛、赵志福:《狭义牵连关系界定标准之提倡》,《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79. 魏汉涛、罗正力:《土地性质取决于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中国检察官》2015年第2期。
80. 魏汉涛:《边疆民族地区反恐维稳机制研究》,《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2期。
(三)社会服务
1. 咨政报告:《为实现民族复兴构建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和制度体系》,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用,2024年3月。
2. 咨政报告:《我国轻罪治理的主要情况、问题及建议》,2025年2月被湖北省委内部刊物采用;
3. 2024年参与省委政法委组织的“全省执法司法案件评查”工作,省政法委专门发文肯定了在案件评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咨政报告:《防止死灰复燃:扫黑除恶要着力擒王铲土》,被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领导肯定性指示,2018年12月。
无
无
无
无
1.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2.湖北省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