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法学院新闻中心)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1月12日下午,法学院分团委于文泰楼模拟法庭(二)举办法学院第十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幕式暨“‘青’听战‘疫’之声,畅谈百年之思”理论宣讲会。
法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吕瑞强调,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和践行百年来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精神,砺炼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为“综合创新思政课”的主持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瑞堂老师为这次活动策划了一个教育主题,集中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主导的中国精神,这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读懂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视角。
张瑞堂老师引用了革命导师恩格斯100多年前的一个著名论断:“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进而设问:“放眼世界,这是哪一个政党的真实写照?”他的问题立即引起学生的思考。他进而指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就是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些顽强而伟大的精神,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而且与时俱进形成了一个精神链条,也是中国精神的主脉。”
他按照历史逻辑,先后展示和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三十多个经典精神案例。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兵团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唐山抗震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小岗精神、华西精神、张家港精神、浦东精神、女排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汶川救灾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疫精神等。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把握如何与时俱进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他还策划了学习《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30多道导向性教育测试题。
他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有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实践精神、担当精神。为此还与学员进行了针对现实问题的包容性对话。不少学生积极提问,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动向。
如学员李枳颖直面现实问题,就近年来教育成本增加、学区房抬价、金融发展畸形的现象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想知道马克思主义学界对这些问题是如何思考的。
再如学员张时豪则对房地产、互联网、能源等领域出现垄断化和寡头化,还有封闭性和恶性竞争的现象表示忧虑。想知道我们党的大方针政策或者改革设计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
张瑞堂老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他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一进行了分析和引导。他总结说:“践行中国精神,就要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去体现。法学院的学生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这是值得肯定的。学员们反映的问题,确实属于很现实的问题,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必须回答的问题。这说明学生有忧患意识,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引导学生的这种热情。同时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学科要和专业学科进行协同性研究和教学。学生们反映的问题,恰恰也是我们党正致力解决的问题。”
在活动结束后,学员赵一繁认为此次授课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希望今后可以就张老师展示的三十多个典型的精神案例,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学员于梦涵表示,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民族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学子要把握历史机遇,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