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副院长一行赴襄阳、十堰看望实习生

发布时间:2021-09-03浏览次数:1330

721日至726日,法学院副院长江河教授、辅导员张申鹏老师一行前往枣阳市人民法院、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及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看望慰问2019级暑期实习生。

721日下午,江河副院长一行来到枣阳市人民法院,与在此实习的5名学生召开座谈会。枣阳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唐铸、任海霞庭长等出席座谈会。202010月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与枣阳市人民法院联合筹建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搭建起了高校与司法部门沟通的桥梁。今年7月份,枣阳市人民法院迎来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第一批实习生。唐铸副院长对于学校和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唐铸副院长也表态会在生活上安排好实习生的起居,在实习工作中给予实习生充分的锻炼。任庭长及各位实习老师对实习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我院实习生学习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在实习工作中勤恳踏实,主动学习,用扎实的法学专业素养为法院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随后,实习学生相继发表了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表示在枣阳市人民法院实习很幸福,实习指导老师给予的指导非常全面,学生们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法学素养。最后,江河副院长对枣阳市人民法院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及认真培养表示感谢,对实习学生深入基层法院的态度给予赞赏,并强调要脚踏实地,务实肯干,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要善于观察、积极主动,抓住细节,把握好实习实践的宝贵机会,学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也要将实践成果反哺理论学习。



722日上午,江河副院长一行来到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在此实习的15名学生召开座谈会。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徐平、副主任苏绍兰及各审判庭庭长等出席座谈会。首先,苏主任对于实习学生的到来感到欣慰,法院将不遗余力给实习学生提供食宿安排,同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安排到不同部门进行实习。其次,各位实习指导老师表示,我院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很高,法学理论扎实,在实习工作中勤恳踏实,态度端正,情商较高,实践能力突出。再次,各位实习学生代表发表实习感悟,他们表示在法院实习是一个兼听与兼言的过程,实习中需要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加持,要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偏见,注重程序正义,本次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机会,学生们纷纷表示会珍惜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最后,江河副院长对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及全面照顾表示感谢,并对学生指出三点希望:一要进行身份上的转变,要将自己视作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不眼高手低,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二要进行学习任务的转变,从一名理论学习者转变为一名实践工作能力的汲取者,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也要运用于实践;三要进行目标的转变,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实习成绩取得高分,而是要在实习中感悟生活,有所收获,促进自身的成长与成才。



723日上午,江河副院长一行来到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与在此实习的3名学生召开座谈会。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副院长郑元璋、政治处主任高策等出席座谈会。郑元璋副院长表示与母校建立实习基地后,感觉自己与母校的感情更进了一步,感谢母校为老河口市人民法院提供了优秀的实习生。实习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每一位实习生要充分磨炼自己,深入接触基层法治前沿,积极参与到案件的具体流程中去,争取实习有所收获,能力有所提高。江河副院长对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周到安排表示感谢,同时要求实习生要增强对法治氛围、精神、情怀、理念的直觉体验,增进对书本上的法律”“课堂上的法治行动中的法律”“实践中的法治的体悟。实习学生们相继发表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对老河口市人民法院提供的宝贵机会和工作中前辈们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表示一定会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对法院工作内容充分了解,多范围多角度思考法院工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真务实、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


 

726日上午,江河副院长一行来到十堰市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看望在此实习的6名实习生并开展座谈会。丹江口市人民法院院长王涛、政治处主任龚丽萍等出席座谈会。首先,各位实习生相继发表了实习的感想,对于到基层法院实习感到幸运,真真切切接触到基层法院的实际,体会到基层法院作为一线司法部门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感受到基层法院在基层法治建设中重要地位。各位实习指导老师表示,我院实习生的实习态度端正,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江河副院长对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周到安排表示感谢,学院将继续推进与法治实务部门的深度合作,更好发挥法学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功能,让青年学生更加真切地了解中国的法治实践和体悟中国的现实国情,熟练掌握相应的法律职业技能,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法律职业道德,增强社会担当意识。最后,王涛院长对我院实习生给予高度认可,告诫学生新时代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有大局意识,要将学政治、学历史、学为民、学业务融会贯通,最后王院长与在座的实习生分享了几点学习的方法,要将对照学、比教学、实干学和沟通学相结合,全方面提升自己,铸就新时代法治人才的精气神。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