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朋涛)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材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首要来源和教育发展方向的航标,建设科学、健全的教材体系是打造高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法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材建设的精神,立足强导向、建机制、促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专业平台和人才优势,突出学科特色,积极推动优秀教材编写出版。
2020年开展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是全国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全面覆盖教材建设各领域的专门奖励项目。我院吴汉东教授荣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其主编的教材《知识产权法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徐涤宇教授主编的《合同法学》(第三版)是第一本《合同法》全国规划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后出版的第一本合同法更新教材,也是“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材。该教材自初版出版以来累计印刷40次,累计印刷并销售21万余册,被全国70余所高校作为合同法教学教材使用。
陈柏峰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教材是中南大理论法学教学团队数十年教学成果的集成之作。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南大法理学就形成了以章若龙、李积恒、喻特厚、王亚谨、乔克裕、张德淼等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该团队曾与原西南政法学院共同编写新中国第一本法理学教材。如今,中南大法理学团队成员勠力同心编著《法理学》教材,使得该教材再续经典并入选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专利法原理》是马一德教授的最新力作。马一德教授长期从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教学和实务工作,曾获评“2020年度法治人物”。马一德教授曾参与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论证起草工作并任执笔人之一,并多次作为中国政府聘请专家参加知识产权国际会议及国际对话。
优秀教材推荐
书名:《知识产权法》(第五版)
作者:吴汉东 主编
ISBN: 9787511881526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内容简介
2021年,本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本教材以“总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其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为内核的编写体例,开创了同主题教材体例的先河,并为其他同类教材所借鉴或模仿。在此框架下,以现行知识产权法和相关国际公约为基线,既有知识产权法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有各知识产权制度的专题介绍。同时,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公约及相关立法例的变动、本国立法以及司法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界前沿性研究成果等皆列其间。一方面,准确传达了成熟和先进的理论结构和知识要点;另一方面,以教为本,以学习目的、关键词、导语、结语、思考题等形式充分引导、循律深入。
主编简介
吴汉东,著名法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汉东教授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现为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吴汉东教授著有“当代中国法学家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七卷本,另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余篇,其所作专著和论文曾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类)、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二十余种奖项。吴汉东教授曾于2006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上为国家领导人授课,并于2009年、2011年两次被评为“年度十大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2009年、2011年两度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MIP)杂志评为“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五十人”,2020年12月被评为“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2021年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书名:《合同法学》(第三版)
作者:徐涤宇 主编
ISBN: 9787040551136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教材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映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及党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系性地融合了中国民事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阐释了合同法的基本规则,是第一本《合同法》全国规划教材。
全书内容分为绪论、总论和分论三大板块。总论按照逻辑顺序阐述了合同从磋商、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到救济的整个动态过程,对各种概念、制度、原则均有精析;分论以《民法典》规定的有名合同类型为论述对象,更注重对具体情况和细节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使全书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此外,本教材重难点突出,在每章章末均提供参考书目、延伸阅读文章和思考题,并以二维码技术链接每章自测自评习题及参考答案,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分类辅导,适用于合同法教学中各类线上、线下教学的基础教材。
作者简介
徐涤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湖北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徐涤宇教授曾获“湖北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与“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现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助理、国际交流部部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书名:《法理学》
作者:陈柏峰 主编
ISBN:9787519751760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内容简介
本教材由勤于观察法治实践、富有创新精神、有学术代表性的学者群体合力撰写。全书围绕法理学基本范畴展开,以法的本体、法的运行、法与国家、法与社会等篇音进行具体闻述,力图体现当代中国法治的特色,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学理论前沿成果、《民法典》等立法成果融入其中。
本教材的特色在于,采用法学理论结合法律经验现象的编写思路,将抽象的法理知识融汇于具体的案例和实践之中,从法律经验现象去解析法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方面,将法学原理还原为易于理解的法律经验现象,列举大量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方面的案例和事件;另一方面,针对中国法治的经验素材展开理论分析,以辅助阐述法学原理,从而达到以案论法、以法论道的效果,使读者可以贴近生活感受法理学的魅力。
主编简介
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中央“马工程”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编写专家。陈柏峰教授为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兼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湖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书名:《专利法原理》
作者:马一德 著
ISBN: 9787040564402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科技创新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为经,以经验、制度与理论为纬,综合运用体系化的思维方法、国际化的学术视野,系统地阐明了专利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本教材具有如下鲜明特色:
第一,较强的系统性。全书以专利制度、专利法律、专利权利等核心概念为枢纽,从基础理论、权利理论、侵权理论、救济理论四大板块全方位阐述了专利权取得、运用、保护、管理等相关的理论、制度、实践和程序,力求“一册在手,方案全有”。
第二,较强的理论性。全书遵从我国现行专利法律体系的安排,在专利基本理论、关键命题、制度设计与解释方法的统领下,参酌国内外的主流理论成果,参照国内外的典型司法判例,集成并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理论、知识框架与思维体系。
第三,较强的实践性。全书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围绕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涌现的政策实践、司法实践、产业实践,总结经验、解释制度、回应实践,努力推进实践与制度相结合、理论与方法相适应、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外相参照,以增强本教材的可读性和实务性。
主编简介
马一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文澜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名誉教授。马一德教授先后被评为“中国知识产权影响力人物”“亚洲知识产权有影响力人物”“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知识产权人物”,获“2020中国年度法治人物”称号,兼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