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办核心专业课考后答疑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03-13浏览次数:489

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提升学习能力,法学院于2025年2月27日至3月9日举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核心专业课考后答疑交流会。交流会结合前期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通过讲座、座谈、线上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答疑课程包括民法学总论、国际法学(双语)、宪法学、中国法律史、法理学及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



227日下午,《民法学总论》期末答疑会在文泰楼109教室开展。我院民商法学系李金镂程坦季红明三位老师作为主讲人,2024级本科生共计百余人参与本场答疑。会上,李金镂老师结合期末评卷中发现的问题和同学们的疑问作出详细的解释,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在提出问题时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解。针对学生们提出的涉及物权、支配权、保留所有权买卖、无偿保管合同等知识点,程坦老师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并给出相应学习建议,提醒同学们注意多角度思考,注重回归课本。季红明老师就案例分析题的作答方法展开详尽说明,重点强调了司法三段论对于法律学习者和从业者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以更好地投身司法实践为目的导向进行法学学习,鼓励同学们多进行案例分析练习,培养细致、精确的思维习惯,以适应实务需要。



2月27日下午,《国际法学(双语)》期末答疑会在文泰108教室开展。我院国际法学系孙林林、梁卓两位老师担任主讲人。根据同学们的问题,两位老师从学科特点、考试技巧、学习方法、职业选择四个方面展开,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解答。他们提到国际法存在较多原则,可以与国内法律的具体规则结合起来,借此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构建逻辑严密的知识框架。两位老师鼓励大家在双语学习时摒弃畏难情绪,通过不断的练习更加熟练地进行学习,多加阅读精进自身。



3月6日下午,《宪法学》期末答疑会在文治楼815会议室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通过自由发言和举手提问的方式,提出宪法基本权利、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宪法修正案解读等知识点上的疑问。宪法与行政法学系陈新、赖彦君两位老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且深入的讲解,不仅阐释了相关法条的内涵,还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给出了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同时对期末考试中的重点题型进行了细致剖析,并强调学习宪法学不仅要牢记条文,更要学会运用宪法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培养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两位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多关注宪法热点问题,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提升法律思维的敏锐度和严谨性,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法律实务工作做好准备。



36日下午,《中国法律史》期末答疑会在法律文化研究院1楼沈家本堂开展,为已完成考试的同学们提供深入的试题解析。会上,理论法学系蒋楠楠、童旭、王小康三位老师结合期末考试,对考试难度、题型形式及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与同学们共同畅想未来课堂新模式。此次答疑会得到了同学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中国法律史》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月9日晚,《法理学》期末答疑座谈会在文治楼915会议室举行。理论法学系刘雪姣老师参与此次答疑。刘雪姣老师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强调了试题难度适中且兼具区分度,能有效检验学生对法理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阅卷采用流水作业并经过集体讨论与校对,确保评分公正严谨。针对试卷重难点,老师重点剖析高频失分题目,建议同学们复习时结合法考真题和历年试题锁定知识要点,答题时需充分展开论述,清晰呈现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互动环节,刘雪姣老师耐心细致地进行回应,师生互相探讨交流,氛围十分和谐融洽。

法学院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搭建各类学习交流平台。此次期末答疑会的举办,彰显了学院对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视,加强了同学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