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轻抚过法学院中区一站式学生社区,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一张张专注的脸庞上。3月27日下午,一场名为“告别与新生”的拼贴艺术创作活动正在这里温暖上演。活动由排扎莱提主持,十余位同学围坐在一起,用剪刀、胶水和各种充满故事的材料,开启了一场独特的心灵对话。
活动伊始,心理委员排扎莱提用一场特别的“代号接龙”打破了初见的拘谨。一个个充满个性的代号背后,是同学们敞开心扉的真诚分享。随着舒缓的音乐响起,心委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拼贴作品——一只用落叶和干花拼成的蝴蝶,在阳光下栩栩如生。参与的同学们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在自由创作环节,每位参与者都展示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有人将珍珠拼贴做画,象征对过去的告别驶向未来;有人用干枯的树叶拼出四季的轨迹,象征在困境中的重生;更有人大胆尝试混合材质,用胶水将各个零件融合,创造出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语言。舒缓的音乐与沙沙的拼贴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创作的激情,随后大家一个一个介绍自己的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想法。原本素不相识的同学们,在这场创作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彼此的第一个观众和知音。心理委员迪拉热一一拍下同学们制作的作品,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活动尾声,全体成员在纪念板上按下彩色手印,共同绘制属于这个春天的心理图谱。合影时,一张张笑脸与个性十足的作品交相辉映,定格下这段难忘的时光。场地清理与物资回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参与者们还认真填写了活动反馈问卷,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留下宝贵建议。
“当剪刀剪碎过往,胶水粘合新生,艺术便成了最好的心理咨询师。”一位参与者说出自己的心声。正如心理工作站所期待的那样,这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了艺术创作的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心灵的疗愈。在这个春日的午后,剪刀剪去的是过往的纠结,胶水粘合的是对未来的期待,而每一幅独一无二的拼贴画,都是同学们遇见更好自己的见证。
审核人:李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