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享誉海峡两岸的民法学泰斗、台湾大学名誉教授王泽鉴先生莅临我校做客“文澜大讲堂”,以“不当得利:法释义学、请求权基础及案例研习”为主题开展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院主办,元照知识集团、月旦知识库协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法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学院院长陈柏峰主持讲座。
文瀚楼报告厅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王泽鉴教授在全体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缓步登台。陈柏峰副校长对王泽鉴教授的再次到访表达了欢迎和感谢。他表示:“王教授与中南大几十年相知相契,而今三度赴约,以十年为期滋养中南法学沃土。在此,我谨代表万名中南师生,向先生深表最崇高的敬意与谢忱!”
讲座开始,王泽鉴教授首先介绍了不当得利法在私法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其不仅具有矫正无法律上原因财产变动的重要功能,还对法释义学和法学方法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并对法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有所裨益。随后,王泽鉴教授从罗马法的历史继受以及中德立法例比较两个维度展现了不当得利法的继受和发展。通过对于台湾地区“最高法院”三则判例的梳理,王泽鉴教授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台湾地区不当得利法的现代化发展以及体系建构,并引出了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相区分这一重要范畴。为加深同学们对不当得利法规范功能的理解,王泽鉴教授对给付型不当得利和权益侵害型不当得利的区别以及适用关系进行了重点解说,并结合了诸多代表性的案例对不当得利的规范适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明。最后,王泽鉴教授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如何通过法释义学对不当得利法进行规范体系的建构,并通过鉴定式案例研习展现了不当得利法在请求权基础思维中的体系定位与实践意义。
在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讲座内容踊跃提问。王泽鉴先生对不当得利与物权变动模式关系、法律条文在民法学习中的意义等问题作了细致的解答,并鼓励学生多做案例研习,训练法律思维。
讲座的最后,学生代表向王泽鉴教授敬献鲜花,以表达中南大师生对王泽鉴教授的崇高敬意。王泽鉴教授与参加讲座的嘉宾以及全体师生合影,并为在场同学签名留念,对中南大学子提出“共同为法律而努力”的殷切期望。
王泽鉴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为中南大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筵,带领大家沉浸式地领略了民法思维与法学方法的魅力,也启发激励新一代法律学人在法学领域深入学习探索,不断开拓创新,为我国新时代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审核人: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