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91


2025413日,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研讨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隆重开会议由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承办选举产生了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并以“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为主题展开了学术研讨。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警官学院等湖北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共计105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换届选举和“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学术研讨两大部分组成。



一、换届选举

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换届选举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付正中主持。付正中副会长对各位嘉宾莅临本次会议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宣布了本次换届会议的具体议程。



首先,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刘茂林会长作研究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五年间,宪法学研究会在组织与推动宪法学研究、开展交流活动,以及推进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诸多令人欣喜的成绩。刘茂林会长表示,宪法学研究会将继续为湖北省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智慧成果,为推动宪法实施和法治进步贡献力量。



随后,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并由湖北省法学会研究部三级调研员舒红胜主任宣读《关于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组成人员人选的批复》,进行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选举。经表决,会员们一致同意理事会候选人名单。



大会选举刘茂林为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王广辉、冉艳辉、孙大雄、陈焱光、胡弘弘、凌新、祝捷、秦小建、黄利红为副会长;秦小建当选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刘诗琪、周锐恒、 苏绍龙、陈菲、谭家超当选副秘书长;尹建国、王芳、王勤、王广辉等54人为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新任理事会会长刘茂林作表态发言,表示将努力把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的各项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改善研究的工作机制,创建新的研究平台,寻找更贴近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的课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精神同法治国家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在致辞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法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学院院长陈柏峰同志向新当选的研究会成员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指出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为推动湖北省宪法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法治国家建设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紧接着,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付正中同志致辞。他强调,宪法学研究任重道远,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以强烈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湖北宪法学研究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湖北、谱写全面依法治国的湖北篇章不懈奋斗。



二、学术研讨: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

学术研讨环节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荆楚法学》主编刘茂林主持。潘红祥、冉艳辉、胡弘弘三位主旨发言人围绕“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主题发表演讲。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潘红祥教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宪法学意义”为题进行汇报。潘红祥教授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已成国家战略目标,其多元一体格局区别于西方单一民族范式。从国家建设看,该建设关联政治法律历史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相关。同时,他阐述了共同体建设的宪法规定,涵盖统一作用、平等原则落实等内容。



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冉艳辉教授分享中国宪法监督理论研究图谱。她表示,新时代宪法实施和监督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其研究以代议机关监督模式为核心,构建包含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等的监督体系。新时代宪法监督理论研究应聚焦审查程序、标准备案审查中合宪性问题处理等,为立法提供宪法依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胡弘弘教授在研讨会上分享了关于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发展的见解。她提出三点看法:一是新时代需构建宪法理论自主体系,重视基本理论范畴研究。二是坚持宪法解释立场,充分发挥其回应实践与指导实践的双重功能。三是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特别提及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强调要通过扎实的研究工作,讲好中国宪法故事



在与谈环节,武汉大学法学院伍华军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宪法学意义,特别是在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统一方面具有重要启示,相关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宪法制度安排,为实践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建议。



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黄利红教授指出,宪法监督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善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黄教授建议,应加强对地方人大在宪法监督中的作用研究,推动宪法监督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杨小敏教授认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观点具有前瞻性,特别是在回应新兴领域挑战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升理论的实践指导性。



最后,刘茂林会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新时代宪法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他强调,宪法学研究应紧密围绕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求,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刘茂林会长希望与会学者继续关注宪法学的前沿问题,积极参与宪法学研究,为法治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至此,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研讨会圆满闭幕。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宪法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