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办模拟法庭竞赛训练营第二期培训

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通讯员(符双喜 靳瑞颖 胡奕凡)417日下午,法学院模拟法庭竞赛训练营第二期培训在法学实验中心226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赵思源律师、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吴颖慧律师担任主讲嘉宾,法学院实验中心秘书长邓晓静副教授致辞。活动由2024级辅导员符双喜主持。



活动伊始,邓晓静老师作开场致辞。她指出,模拟法庭是法学教育中“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通过还原真实庭审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法律实务技能。她强调:“模拟法庭不仅是竞技场,更是法律思维的训练场。希望同学们通过系列培训,能更自信地应对未来比赛和职业挑战。



随后,赵思源律师以刑事案件的控辩对抗为切入点,结合多年执业经验,深入剖析了模拟法庭与真实庭审的差异。他通过承办案件中真实存在的“自首认定争议”进行现场模拟,揭示了控辩双方在证据质证、程序合法性审查中的核心技巧。“控方天然具有资源优势,但辩方若能精准把握法律漏洞,同样能化被动为主动。”赵思源律师的实战案例分享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吴颖慧律师则以典型民事案件素材,围绕“民间借贷纠纷中的证据关联性”展开讲解。她通过“债务催收通知有效性”的案例拆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模拟法庭中灵活运用证据规则。“法律文书的一字之差可能影响判决结果,必须字斟句酌。”她建议学生在准备比赛时,应注重体系化思维,从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维度挖掘案件突破口。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问题涵盖“理论如何衔接实务”“律师调查取证的法律边界”“类案检索的实战技巧”等热点话题。赵思源律师以“上诉期计算争议”为例,提醒学生“法律条文需精准记忆,但实践中的程序灵活性同样不可忽视”;吴颖慧律师则鼓励学生“多参与实习,从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多重视角理解司法逻辑”。

法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邀请更多实务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模拟法庭赛事,为法学学子搭建贯通理论与实践的成长平台。

审核人:李司铎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