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传情,入影随心”——在《第二十条》中洞见自我关怀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08


通讯员(皮彤彤 方一飞 金舒杨 王君阳)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时代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法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第二十二届大学生心理文化活动节的号召,“心火燎原”心理工作站举办了“光影传情,入影随心——在《第二十条》中洞见自我关怀的力量”观影研讨活动。用一场电影、一次思辩、让自我关怀成为法科学子最温柔的力量。

观影活动于412日晚举办。参与者沉浸于影片情节,通过主人公的挣扎与抉择,感受法律条文背后的人性温度与现实困境。



424日晚,研讨环节在环湖倍阅书店展开。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司铎,北京浩天(武汉)律师事务所程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杨子云,理论法学系巢容华、陈敬刚以及刑法学系姚培培,诉讼法学系郭航担任主持人。法学院2024级辅导员董星仙、符双喜以及六十余名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开场通过短视频回顾电影剧情,引发对案件争议点的讨论。在郭航老师主持下,老师和同学们围绕三个典型案例展开热烈探讨:校园霸凌中见义勇为是否该道歉、公交司机见义勇为后是否应支持上访、正当防卫案件中如何平衡司法惯例与个人良知。现场通过交叉质询的方式,从法律、道德、心理多角度深入剖析。在专题研讨环节,程娟律师和杨子云老师分别就法律人如何应对外界压力、处理事实认定与常理冲突时的心理调适等议题分享见解。专家们强调,法律人既要保持专业理性,又要注重心理建设,通过合理归因、寻找工作意义等方式强化内心力量,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专业与心理成长的双重启示。




李司铎副书记总结指出,本次活动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我关怀对法律人的重要性。她强调,法律人既需专业能力,也要内心强大,并鼓励大家将自我关怀融入实践,以热情和坚韧投身法治建设,让法律兼具力量与温情。



学会关怀自己,才能更好守护正义。”活动中强调,自我关怀是法律人可持续前行的力量源泉,而非怯懦。通过自我同情、理性归因和寻求心理慰藉,我们能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保持人性温度。这种专业与情怀的融合,正是新时代法治人才的培养方向。愿我们都能够学会自我关怀,成为知法、懂理、有情的法律人。


审核人:李司铎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