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由法学院党委高碧峰副书记和指导老师江河副教授带队,法学院学生盖然、Yose Joseph Mlyambina和刘飞麟等三人组成的学校空间法辩论队前往印度中部城市海德拉巴(Hyderabad)的NARSAL法律大学,参加国际空间法亚太区的口头辩论赛总决赛。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新加坡、印尼、尼泊尔等亚太各国的十八只代表队同台参加了竞技。
此前,我校空间法辩论队于2011年12月取得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国内赛亚军。2012年4月,我校代表队又从亚太赛诉状淘汰赛的四十多只队伍脱颖而出,取得资格前往印度海德拉巴参加亚太地区口头辩论赛总决赛。为了备战国际空间法亚太区的口头辩论赛,校长吴汉东教授对参加此次大赛的老师和学生给予了亲切关怀和热情鼓励;学校团委、财务处、国际交流处等职能部门在经费和签证等环节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法学院院长刘仁山教授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国际法系邓烈教授、江河副教授等老师对相关队员进行了为期数月的悉心指导;全体队员认真钻研与辩题相关的专业知识、斟酌诉状、反复模拟,为参加口头辩论赛进行了认真准备。
国际空间法亚太区的口头辩论赛决赛采取分组循环方式进行,每场比赛由正反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答辩,现场三位法官随时针对答辩状中的问题进行提问,队员再一一作答。比赛的结果事后由三名法官评委打分产生,但不公布。经过两天四场小组循环比赛,我校代表队遗憾地止步四强之外。但队员们的表现仍得到了多位法官的高度肯定,队员自身也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无缘四强,但此次参赛经历对于首次参赛的我校队员是一次极好的历练。他们的辛苦备战并代表我校在亚太地区赛上初露头角,增强了我校法学院在国际社会的可见度和知名度,有利于我校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在赛事之后的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比利时、罗马尼亚、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学者和法官就“亚太地区外空合作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江河老师代表大陆学者所作的发言引起了大多数与会者特别是国际法官的共鸣。
据悉,中国政法大学以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国内赛冠军资格、北京理工大学以中国空间法学会秘书长单位资格也应邀参加了这一赛事,国内高校全部止步于亚太地区四强之外。印度班加罗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ngalore)获得大赛冠军并将代表亚太参加于明年在意大利举行的全球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