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
论坛伊始,陈景良教授介绍了程汉大教授的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并强调了程教授与中南大的不解之缘。
程教授切入正题,首先阐释了宪政的含义,并简述宪政发源和西方宪政的总体历史发展过程,通过讲述国家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条件的成长,说明宪政是西方国家必然选择。他在开题中明确指出,本次讲座将以列举比较形式进行,通过对几个有着自己的宪政发展特色的老牌国度进行全面剖析,进一步为师生们解读西方宪政的特点,从特殊发现本质,由浅入深,诠释西方宪政的变化发展过程。
程汉大教授主讲
程汉大教授从事多年英国法律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然选择从英国宪政的“生发”之路入手。程教授认为,英国虽然作为最早崛起的西方国家,其立宪过程却是时缓时进,道路漫长。英国的宪政传统在早期弱势国家形式、封建集权君主制、都铎绝对君主制以及光荣革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下经历了萌生、成长、维续、正式建立的漫长过程。他通过对比斯图亚特王朝和光荣革命时期国王和议会的不同关系说明:“国家与社会的均势结构与良性互动是一种最有利于宪政成长的社会形态。”
程教授随后又举美国之例:作为英国历史传统的传承者,美国国家历史虽然较短,却拥有强大实力。程教授首先借用培根“蜜蜂哲学”的原理,形象地说明了美国将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有机结合的立宪之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从经验理性资源、建构理性资源、有机结合的表现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他告诫同学们美国立宪先贤们的理性建构是脚踏实地的,他们的成功在于“求真务实”“正视冲突,善于妥协”,而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对于封建基础强大的德国与法国,虽经历了宪政发展的曲折过程,但也在历史的打磨下成功蜕变,在宪政方面有着较好的发展。
程教授细数了法国宪政坎坷之途,指出其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悖论,并从中得出“世间本无悖论,由于人的失误,才使悖论频频上演”的结论。他同时感慨:德国的立宪之路最为艰难和崎岖的。权力兴邦,权力立国,德国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权力。宪政在权力的打压下一度举步维艰。程教授在展示了德国的宪政历程之后,将其与我国相联系。他希望作为祖国将来建设者的同学们对我国的立宪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又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程教授的演讲结束后,大家踊跃向程教授提出自己关于宪政历史的观点与疑惑,而程教授也详细认真地听取大家的观点并作出自己的理解,整个过程气氛热烈,大家一次又一次为程教授的精彩回答而鼓掌。
随后张继成教授、李栋副教授分别对讲座做了点评。他们介绍了程教授对西方宪政的研究成果,并强调总结西方宪政发展过程中的正反经验将其运用到中华民族自己的宪政之路上是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他们号召法科学子们勇敢地承担起这项重任,为祖国的宪政建构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景良教授用“温情,激情”高度评价了程教授的讲座并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同学们以阵阵掌声表达了对程教授的感激之情。
(文字:詹雅伦 高佳 摄影:邓星月 范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