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教授解析法学论文写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3-10-31浏览次数:63

1030日,文法祛魅——法学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专题讲座在文泓楼报告厅开讲。法学院副院长张红教授为同学们解析法学论文写作方法。此次活动由本科生学术期刊《南湖法学》主办,宪法与行政法系秦小建博士作为嘉宾到场聆听讲座。

张红教授倾情演讲

讲座现场火爆,文泓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学生们甚至席地而坐聆听张教授的讲座

讲座伊始,张红教授直入主题,引用近代法学鼻祖萨维尼的名句“学术研究的成就不仅取决于天赋和勤奋,它更多地取决于方法”点明法学研究方法在法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从法学的任务、法律科学、法律人的使命、案例研究与民法方法四个角度为同学们解读法学研究的方法。

张教授指出,法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其研究对象,厘清不同现象之间的渊源关系,将复杂繁多的知识归结为一个简单的体系。随后张教授对比基尔希曼与拉伦茨对法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阐述了法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意义,从法学与实践、法学与和谐社会、献身法学三个方面做了具体解析。对于法律人的使命,张教授点明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途径,并强调了三个实现途径的注意点。

秦小建博士发言

张教授重点讲解了案例研究与法学方法,他引用两句名言论证法律解释的重要性。至于如何提高法律解释的能力,张教授强调:法学能力之形成和比较法的掌握尤为重要。张教授以案例研究举例,讲述了自己研究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这一课题时的经历,提出法学论文写作要遵循的流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张教授对比我国与德国民法典在处理违反保护性法律的侵权责任规则上的差别,指出大陆民法的这一漏洞,为同学们提供新的问题引入点。他表示问题源于身边的真实案例,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秦小建博士就张教授的讲座谈了自己对法学研究的看法,指出论文写作要厚积才能薄发。《南湖法学》前副主编黄晓原同学介绍了自己的论文写作经验,指出论文写作要做到“敬心”和“诚心”。

火爆现场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就“论文写作中发现问题与寻找案例孰先孰后”、“如何看待法律信仰危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张教授一一作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又活跃。

 

 

(文字:高 闫明明  摄影:李子昂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