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学园“以赛促学”活动有序开展

发布时间:2015-03-30浏览次数:78

  3月23日晚上七点,法学院“思辩学园”第一次培训会在文泓楼南楼302会议室举行。我校知识产权学院肖志远老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陈薇、刘惠等四位检察官受邀参加。法学院团委书记李晓老师和近三十位"思辩学园"各级学员参加了培训会,会议由“思辩学园”总教练郭倍倍老师担任主持。

 

 

  会议开始,首先由李晓老师简要介绍成立"思辩学园"的大体背景和法学院以往的思辩活动。郭倍倍老师补充说明,基于法学院多年的辩论传统和浓厚的思辩氛围,希望在参加各类辩论和模拟比赛的基础上,“以赛促学”,将“思辩学园”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平台,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受益。

  本次培训会的任务是准备即将开始的“法辩盟”辩论赛,讨论主题是分析初赛辩题——“电商平台是否应为网店知识产权侵权负责”。郭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此前收集的材料,阐述个人的观点和提出疑问,并在同学们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肖志远老师就同学们的提问,从专业角度做了全面且深入的解答,特别是引导大家从多元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除了考虑侵权责任法之外,还可以考虑产品质量责任法;除了考虑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还要考虑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等等。郭老师则认为,讨论这一问题时所涉及的时事背景、法律依据、法律学说、司法判例或实例是辩论的四项要素,在制定辩论策略,分配辩手任务时,应当对上述要素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之后,到会参加观摩和交流的陈薇和刘惠两位检察官,就公诉人的法庭辩论的经验、检察官的日常工作等,向同学们做了简要的介绍。围绕着辩论赛如何“破题”这一主题,结合真实的侵占类案件中的各种观点分歧,和大家一起探讨法律问题时需要的多元化分析思路。

  思辩学园计划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比赛任务安排,在积极准备比赛的同时,更多注重同学们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在拟定培训计划时,主要设计了“经典选读”、“信息素养”、“文书写作”、“案例研判”、“庭审观摩”、“模拟法庭”六项内容。

  此次培训会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醒同学们要有意识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在辩论细节上,要求每一句话都应当是有依据的。同学们在准备辩论赛和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当特别明确自己的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权威性,由此才能提高信息识别、收集的效率。为此,培训会的后半段,专门由肖志远老师讲授"法律信息检索与深度分析"。肖老师从收集时事案例、专著、期刊文献等不同的信息类型入手,向大家介绍了的读秀、超星、CNKI和WESTLAW等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参会的检察官和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3月26日下午三点,“思辩学园”第二次培训会在文泓楼南楼302会议室举行。此次培训会由同学们就“法辩盟”比赛初赛进行首次模拟演练,法学院严本道老师和郭倍倍老师参加并就同学们的模拟做了点评。严本道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辩论赛中注意团队的配合以及个人的辩论礼仪,在盘问环节的发问应当进行多层次的设计。郭倍倍老师认为,辩论赛中的案例或实例设计,应当和法律条文、理论学说紧密关联,从而选取不同的案例类型;对于各位同学在辩论中常常出现的语速、表情等问题,建议同学们之间互相提醒,并作针对性的训练。11级辩论队队员任炳吉同学也从辩手合作分工,问题设计等角度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充分发挥高年级同学的带动优势,也是思辩学园开展“以赛促学”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