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三次活动暨“铭七秩岁月,颂时代新声”青年颂比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04-08浏览次数:691

通讯员(罗乐怡 周志康 王新然 杨子谦)330日晚上,由我校法学院分团委主办的第十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三次活动暨“铭七秩岁月,颂时代新声”青年颂比赛于南湖艺体中心音乐厅举办。我院党委书记肖崇明,副书记刘筱彤,及各年级辅导员出席本次活动。此外,特邀校团委董振浩老师、学院辅导员朱亚男老师担任专业评委,学生评委由校团委组织部同学担任。福建警察学院交换生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法学院艺术团的六位同学献上一首《千山万水》。白色衬衫,黑色眼眸,他们以激昂的歌声,彰显着青春的魅力,成功吸引了听众,活跃了现场气氛。接着,《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前奏响起,全体观众起立,伴着曲声,共同歌唱这首光荣的乐曲。



之后,肖崇明书记代表党委致辞。他首先向全体参赛队伍表示问候、向所有工作人员表达谢意并对在场观众表达欢迎,然后回忆起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史,号召新时代法科学子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希望培养更多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后勉励同学们遵循校训、追求正义、努力谱写历史新章,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尤京随后进行法学院各学生组织中期工作总结。他叙述了法学院团委、学生会、志愿者协会、新闻中心四大学生组织的工作与所取得的成就,并承诺在日后的工作中将以服务学生为己任,加强自我管理监督,不忘初心,矢志前行。

在主持人介绍评分规则后,本次比赛正式开始。法1710班带来的《甲骨风云》为我们拉开了序幕。他们精彩演绎了抗日战争时期曾姚两家为保护甲骨文做出的贡献,歌颂了他们不屈于外敌的民族大义。女主角姚木兰巾帼不让须眉,演员成功演出其勇敢果断又不失柔情的一面。在展现家国情怀的同时,也演绎了一场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两条线巧妙合并,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




随后,法1706班、法1707班和法1709班联合演绎的《追梦人》登上舞台。他们将中南大的历史发展融入表演之中,讲述了二十世纪中期、七八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纪三代人的使命与梦想。最后以合唱《唱响2030》结尾,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

一场奇妙的“文治流星雨”揭开舞台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神秘面纱。民商1701班以流星雨穿越的传言为引,讲述1948年中原大学的文凯阴差阳错穿越到2019年,与当代大学生思想发生碰撞的故事,体现两代人虽处在不同时代,但同样勇于担负使命和重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舞台剧剧情连贯,同时巧妙结合了时下热点和大学生活的趣事,引得众人捧腹大笑,期间还穿插着令人惊艳的琵琶口琴合奏、舞蹈表演以及合唱,舞台效果夺人眼球。

1809班的《与你韶华》则以家国情怀世代相传的秦家为故事背景,用新年家人的团聚画面引出家庭故事,通过叙述回忆勾勒出这个家庭爱国爱民的优良家风,并穿插舞蹈、合唱和手语增加了舞台剧的丰富感。

1701班、法1704班和法1705班带来的《青春时代》以一对兄妹聆听历史、体悟成长勇担责任的故事为主线,重现1977年高考、1985年某服装厂穿插快板、合唱和艺术体操,让我们领略了当代青年承担社会责任的青春风采。

卓法1801班的《青年人先》采用双场景表演,将舞台分为当代以及历史两个部分,通过老师讲课的方式引出五四运动时期的事迹。倡导广大青年人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六个节目结束后,福建警察学院交换生们合唱《人民公安向前进》,铿锵有力的歌声,统一干脆地敬礼,再次展现了青年人的卓然风采。




颁奖环节,刘筱彤副书记为民商1701班颁发一等奖,董振浩老师为卓法1801和法1809班颁发二等奖,朱亚男老师为法1701、法1704、法17051706、法1707、法1709和法1710三支队伍颁发三等奖,褚晶晶老师为节目《追梦人》颁发最佳人气奖。至此,比赛圆满结束。



负笈求学志,拳拳报国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璀璨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保持强烈的爱国心、坚定的报国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