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徐伟功 肖鹏 法学院新闻中心)为推动中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12月21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国际法学者齐聚晓南湖畔,为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由我校主办,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学科承办,北京植德(武汉)律师事务所协办。
开幕式由我校邹进文副校长主持并致辞。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蔡红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教授先后致辞。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代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黄进,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教授向论坛发来视频致辞。
邹进文副校长指出,当前,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加强涉外法治理论研究,是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要求,是参与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求。我校国际法学科历史悠久、学术底蕴深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作为中国国际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之一,我们应加强涉外法治基础理论的研究,促进涉外法治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紧密结合,深化法治学术交流的国际合作。
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蔡红耘在致辞中,就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加强涉外法治研究的重大意义。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法治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二是为完善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献言献策,服务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法治合作与国际规则制定,为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积极作用;四是认真做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强调人才在涉外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教授在致辞中,热烈祝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论坛”顺利召开,祝贺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开启了涉外法治研究的新天地。他认为,涉外立法是基础工程,涉外法治实施、涉外法治能力培养是关键所在,提出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学科研究上应做好精细化工作,全方位、分领域、分阶段发力。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太区域办事处代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认为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在法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瞩目的成绩。他提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石在于合理化的师资配置,培养目标在于培养以跨文化能力为导向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加强内地与香港地区的合作,促进两地在法律领域的互联互补与共同发展。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黄进视频致辞指出,我校作为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重镇,一直以来都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推进法学研究繁荣发展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重任。涉外法治研究院的成立,无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涉外法治事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的揭牌,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的诞生,更是一个梦想的启航,它承载着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深邃世界眼光、宽广全球胸怀、扎实法学根底、复合知识能力、熟悉中国国情、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或者国际法律事务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使命,肩负着推动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进程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任务。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教授视频致辞指出,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涉外法治人才是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优化势在必行,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法学、外语、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构建综合性的学科体系,高校、科研机构与实务部门加强协同育人,形成育人合力,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为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揭牌。涉外法治研究院揭牌仪式由我校科研部副部长鲁元平教授主持,湖北省法学会蔡红耘副会长、我校刘仁山副校长、邹进文副校长、高利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霍政欣教授、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仲裁院许敏院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湖北分会秘书长助理刘乐阳共同揭牌。与会专家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和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的成立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梦想的启航。
本次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由我校法学院副院长江河教授主持,海南大学法学院韩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何志鹏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教授作主题报告,分别就“数字时代与涉外法治”“《仲裁法》修订应有的包容性、开放性和融通性”“中国式现代化对国际法现代性之完善”“经济制裁法与反制裁法的冲突问题”做出了精彩的发言。
本次论坛设置了两场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围绕“涉外法治实践”“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第一场分组研讨由复旦大学法学院蔡从燕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法学院刘颖教授、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李庆明研究员、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许庆坤教授、我校法学院尹生教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甘勇副教授、暨南大学法学院韩书立博士围绕涉外法治实践中的“联合国人工智能订约立法”“海外主权资产的法律保护”“涉外民事司法国际公信力的意蕴与实践”“国际金融机构制裁中企的现状、原因与应对”“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亲子关系/代孕公约项目的发展”“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源代码保护及中国的因应”展开了深入交流。
第二场分组研讨由海南大学法学院韩龙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法学院蔡从燕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霍政欣教授、我校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简基松教授、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仲裁院许敏院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湖北分会秘书长助理刘乐阳、我校法学院向在胜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张春良教授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涉外法治中的法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建议”“国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对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仲裁实践与展望”“构建国际法律桥梁:仲裁机构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论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的协调推进”“中国涉外法治教材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霍政欣教授主持,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刘仁山,法学院教授徐伟功在论坛闭幕式上发言。
刘仁山副校长指出,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且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盛宴,做到了热点新说、旧题新说、新题新说,注重基础、面向时代、关注人才培养,坚持对法治的信仰、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涉外法治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成为涉外法治理论研究的特色型智库、创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和具有影响力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涉外法治研究院将做到:一是积极对接相关单位并建立合作关系,服务湖北社会经济和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结合科研团队的研究专长,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自贸区法治保障、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家安全、制裁与反制裁、企业国际合规、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国际数据流动、国际公共卫生等重点和新兴领域的涉外法治问题,为“一带一路”倡议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撑,尤其是为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治服务;二是依托我校法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平台,充分发挥国际法学科厚实的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组织全国知名学者编写《中国涉外法治》教材,支持研究团队大力建设涉外法学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与国际组织、国内外实务部门与重点大学的深度合作,开展涉外法治学科竞赛;三是以涉外法律服务为着力点,积极回应市场需求,在承担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中实现涉外法治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涉外法治研究院为法治中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出中南大国际法的重要贡献。
审核人: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