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走向边疆,践行军人使命
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是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来自新疆喀什,2024年12月获评2024典赞青春“德育之星”,并于颁奖典礼上通过视频分享了他驻守海拔五千多米的喀喇昆仑山、参军入伍的故事。他深受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从小怀揣参军梦。得知被红色底蕴深厚的中南大录取后,他参军报国的信念愈加坚定。于是在预科结束,转入法学院本科专业后,他便向辅导员老师表达了“携笔从戎”的强烈意愿。在法学院辅导员王浩老师、杨茹老师和原预科辅导员艾合买提老师的关心支持下,于2023年3月成功入伍。入伍后在新兵连训练和工作突出,被分配到陈祥榕生前所在的部队——新疆和田军分区天文点边防连。
用信念克服苦难,用青春书写荣光
新疆和田军分区天文点边防连位于喀喇昆仑之巅,平均海拔5000多米,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且常年伴有七级以上大风,冬季最低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被称为“生命禁区”。面对恶劣天气,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并没有退缩,他坚定信念,克服困难,24小时保持高度警惕,和战友们一起驻扎在一线。
在军营里,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唯有努力提升体能与技能,才能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他刻苦训练,不怕苦、不怕累,严格遵守生活纪律,展现优秀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一次低姿匍匐训练中,他的肘部和膝盖被钢刺绳划伤,但他咬牙坚持到训练结束,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凭借训练中的优异表现,他荣获“优秀新兵”称号。
在边防连中,面对海拔50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一半的“生命禁区”,他迎难而上,与战友们每天早出晚归,在恶劣天气中完成边境巡逻任务,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获得“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用温暖传递力量,用行动铸就责任
(左二是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
2023年10月,法学院党委书记、原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高碧峰率队前往新疆家访,看望了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的家人。家人非常理解和支持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参军入伍的选择,也为他能戍守边疆深感光荣。2023年4月,王浩老师也代表学院专程去新疆新兵训练基地看望学院入伍新兵,鼓励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在部队刻苦训练,锤炼本领,为校争光,也解答了他关于退伍返校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问题。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携笔从戎,保卫家国”这是22岁的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心中坚定的信念。虽然高寒缺氧、天寒地冻,阿卜杜萨拉木·巴拉提却从未退缩,把热血撒在边防线上,为祖国守好每一寸土地。他的事迹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获得湖北日报、腾讯网等媒体报道,相关宣传视频在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快看等平台播放,浏览量达10万+,激励着更多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依托国民教育为部队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又是发挥军队资源优势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青年当志存高远,积极响应时代号召,踊跃投身高校学生参军入伍的行列,秉持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锤炼坚韧意志,提升综合素养,以实际行动学习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与先进理念,以热血青春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强军事业紧密相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审核人:李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