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第四届“辩论文化月”启动,第十届“新生杯”辩论赛总决赛完美谢幕

发布时间:2013-11-06浏览次数:23

113日晚,法学院第四届“辩论文化月”启动仪式暨第十届“新生杯”辩论赛总决赛在首义校区文汇楼报告厅顺利举行。经过层层选拔,闯入决赛的八位辩手围绕“高考降低英语权重利弊”这一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比赛现场

莅临本次决赛的嘉宾有法学院党委蔡明辉书记,副院长胡弘弘教授,校团委李司铎副书记,法学院团委郝新春书记,李晓副书记及2013级辅导员王瑄老师、侯竟老师。法学院陈柏峰教授、巢容华副教授,法学院2011级年级主任、辩论队及模拟法庭辩论队教练曹吉安老师,法学院辩论队2004级队长徐小奔和2009级副队长马楠等五人担任本次辩论赛的评委。

蔡明辉书记致辞

蔡明辉书记致辞并宣布第四届“辩论文化月”启动。“辩论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鼓励学生思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他强调辩论并不是为了比赛,也不会在乎输赢,重在辩明真理与谬误,彰显智慧之力。蔡明辉书记指出知识要在辩论中得到深化和升华,辩论突显语言的艺术,需要大家充分的准备,他呼吁同学们为真理而辩。

反方辩手

决赛开始,立论环节,正方一辩先入为主,从英语地位低于汉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英语回归工具学科地位三个角度阐明“高考降低英语权重利大于弊”。紧随其后,反方一辩则以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违背社会发展对文化兼容并包的需求等为由,抛出“高考降低英语权重弊大于利”的观点。进入驳论环节,反方二辩针对正方对英汉语地位的看法,以台湾和香港的英语发展未影响汉语国本地位为例,指出发展汉语不一定要降低英语地位,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削弱英语权重是不明智的。正方二辩随即进行反击,点明先打好汉语基础再谈英语。盘问环节对战双方斗智斗勇。正方三辩首先抛出“英语地位是否该等同于汉语”的问题,质疑在基础性的高中教育中英语超越汉语的合理性。反方四辩据理力争,认为一个有自信的民族不需要通过削弱外来文化来保护本国文化,强调英汉语应兼顾。反方三辩结合大陆高中生英语水平堪忧的数据,有力证明了保持高考英语权重的必要性。

正方辩手

在最扣人心弦的自由辩论环节,正方三辩指出降低重要性不等于不重要,当前英语地位已有超过汉语的趋势。反方三辩立即以英语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加强英语学习的合理性。正方四辩驳斥了未学好母语就谈走向世界的观点,随即又被反方四辩以“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不相冲突”反驳。正方三辩跳出原来的思路,由高端英语人才的稀缺,得出“降低英语分数不会影响文化兼容并包”的论断。反方二辩抓住盘问环节正方谈到的高中基础性教育这一关键,提出只有高中重视英语打好基础才能培养英语高端人才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发展。

结辩环节,反方四辩就英语在国家及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改革成效与初衷的偏离再次申明降低英语权重弊大于利,而正方四辩也通过现代汉语地位尴尬,英语过热的现状坚定对降低英语权重的支持。

李司铎老师给辩手亲切慰问

整场比赛精彩纷呈,掌声不断。比赛结束后,陈柏峰教授和徐小奔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诚恳深刻的点评。徐小奔充分肯定正方言之有据的作风以及反方缜密的逻辑思维,同时也指出双方过分强调高考的失误。

合影留念

最终,反方获得新生杯辩论赛冠军,正方获得亚军。反方四辩胡松同学荣获“全程最佳辩手”称号,刘一铭、朱琳、郑骁等十位选手获得“十佳辩手”称号,许思轩、谢丹、胡墨等十四位选手获得“优秀辩手”称号。

(文字:刘清宇 马昕 樊月  摄影:张儒轩 梁爽)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