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品格——法学院开展2023年春季党校培训

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670

通讯员(危晓燕 王 法学院新闻中心)法学院2023年本科生春季党校培训班于422日和53日在文泰楼321教室和文澜楼111教室举行。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朱亚男老师、法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张申鹏老师、法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辅导员曹丽萍老师、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褚晶晶老师、法学院本科生党总支书记危晓燕老师为316名积极分子授课;文澜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余利老师、校人武部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胡万松副教授、法学院于龙刚副教授、法学院本科生党总支书记危晓燕老师、法学院理论法学系党支部副书记李培锋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瑞堂教授、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王浩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姚桂荣教授为179名发展对象和179名预备党员进行培训。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围绕“端正入党动机,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党”的主题,朱亚男老师首先让同学们回忆当初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原因,审视自己的入党动机。她围绕端正入党动机的内涵、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端正入党动机等内容展开了阐述,指导同学们用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通过对入党条件、入党程序的详细介绍,她为入党积极分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张申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党员培养从申请入党到预备党员转正各阶段的流程,让同学们对入党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同学们明确了奋斗方向。同时,张申鹏老师告诫同学们党员要信党、党员要知党、党员要爱党,并告诉同学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曹丽萍老师以《学二十大党章“新”内容》为题授课,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党章的功能及特点、党章的发展演变历程、二十大党章修改的内容和亮点以及党章的尊崇与维护四部分的内容,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安徽调研时的讲话教授同学们党章学习的方法,加深了同学们对党章的理解,为同学们学习践行党章指明了方向。



褚晶晶老师授课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史上最牛的创业团队》。她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党的百年发展史,从五四运动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党对真理的追求从未松懈。此外,她围绕党的“国际朋友圈”、“新时代不忘初心”、“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四个关键词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危晓燕老师以《光影流年,中南荣光》为主题,为同学们讲述中南大的红色校史。她结合中原大学的历史变迁讲述了我校的发展轨迹,从中原大学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过75年的发展变迁,一代代中南大人践行着对国家的使命和担当,用不懈奋斗书写了中南大的历史荣光。中南大将承载着中原大学的红色基因继续踔厉奋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校史课增强了同学们的归属感、荣誉感以及历史责任感,为同学们奋发向上蓄积了动力。



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

余利老师首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最核心内容之一在于“系统设计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随后,他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在何处,中国式现代化将如何开辟人类新路,以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五个部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胡万松副教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指出,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成立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让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现实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共同富裕目标更进一步,中美抗疫成绩单的对比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胡万松副教授以阿拉伯之春、俄乌战争为例,指出我国意识形态目前面临的危险,并对党的培养对象和预备党员们寄予厚望。



于龙刚副教授就“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题展开,从习近平法治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三个方面进行授课。在讲课中于龙刚副教授结合实际案例,层层剖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探索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使同学们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围绕“学习贯彻二十大,自我革命绘新篇”主题,危晓燕老师从“两个答案”着手,指出“自我革命”是继“人民监督”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第二个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答案”。随后危晓燕老师从坚持从严治党、坚持自我革命、深入把握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两个答案”的重要性。“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探索出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问题的思想结晶,二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课堂最后危晓燕老师还给出随堂小考,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



围绕“务必敢于斗争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意义”这一主题,李培锋老师首先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提出“坚持敢于斗争”是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也是党章的最新重要规定,是对每一位党员的基本要求。其次,“务必敢于斗争”是二十大“三个务必”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到如今的“三个务必”,是对党的光荣传统和创新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是更高标准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要求。他强调,进行伟大斗争仍是新时代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所有人都应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立足现实,勇于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最后,李培锋老师以敢于斗争是当代青年的担当和使命作为结语,鼓励未来的党员勇担使命。



张瑞堂老师以“二十大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题,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主要成就”展开,系统讲解了思想的核心要义,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自我反思、自我革命,培养自己灵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创新理论,将二十大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王浩老师围绕“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详细流程”这一命题,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确定与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与转正,以及关于党员因私出国保留党籍手续办理的要求这四个方面展开讲解。带领同学们深度了解了党员的发展程序,以及党组织在各个阶段的要求,让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认识到了党组织运行的程序严谨性。



姚桂荣老师就1949年到1978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展开讲解。她结合丰富具体的史实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疑是最有力的支柱和最强大的动力。她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并分条梳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激励预备党员和发展对象传承党的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