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教研室举办“如何走进法学之门”主题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02浏览次数:173

 

31日下午,以“如何走进法学之门”为主题的讲座在文泰楼模拟法庭(一)如期召开。法学院高利红副院长,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周其明副教授,法学理论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刘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德淼教授,以及法学理论教研室的张斌峰教授、张继成教授、罗洪洋教授、张正平副教授、池海平副教授、巢荣华副教授、资琳副教授作为主讲人参加了本次讲座。此次讲座由周其明副教授和法学院学生会张如楠同学共同主持。

“如何走进法学之门”讲座现场

周其明副教授感谢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为筹办此次讲座所付出的辛劳,介绍此次讲座以“如何走进法学之门”为主题的两点原因:一,消除长期以来不少学生对法理学“只是纯粹搞理论”的误解;二,希望法理学科能够吸纳更多的有卓越才华的本科生。他指出,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法学理论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我们需要一批优秀的法律理论研究人才来肩负历史的重任,引领这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文明、繁荣和富强。

高利红副院长表示,21世纪是一个呼唤精英的时代,她让同学们思考——“什么是精英”,“如何成为精英”。她认为,精英是能够独立思考,并准备为独立思考承担一切后果和责任的人;要成为精英,必须锤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本科学生,应当在有限的本科学习时间内建立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系。随后,各位主讲嘉宾分别从自己独特的视角阐述了法理学的各个不同方面。

教授从法学理论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情况出发,介绍了法理学科的由来、发展、招生情况以及就业趋势。她表示,法理学科的团队欢迎有志于理论研究、独立思考的学生加入,共同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张德淼教授通过说明此次主题讲座的意义,指出了法理学科培养人才“融通创新”的核心理念以及对法理学发展的基本看法。张斌峰教授详细阐述了法哲学的现实意义。张继成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哲学功底对法学的重要性,他认为要学好法哲学或法理学,必须具备良好的哲学素养。所以欢迎具备良好哲学素养的学生报考法理学研究生,学习法理学的学生应加强哲学理论的学习。罗洪洋教授则为同学们解释了法理学与法律社会学的区别,希望同学们可以多读书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张正平副教授再次强调了法理学研究和法学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法理学是法学皇冠上的明珠。池海平副教授谈到了立法学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立法如何讲科学性、正当性”的问题。巢荣华副教授分享了她的研究生培养心得,提醒大学生在本科时应当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资琳副教授阐述了她在法理学与部门法学关系上的观点,指出法理学在处理疑难案件的时候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周其明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希望,更多的优秀本科学子在进入深造阶段时能选择法理学研究方向,也希望中南法学能够春色满园,桃李芬芳。之后,同学们利用互动环节的时间就讲座的内容对主讲的老师们提出问题,老师们也对此逐一进行了解答。

(文字:王依鑫 陈宏亮 摄影:李 扬 王 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