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起源于1949年12月成立的中原大学政治学院。1951年1月,政治学院并入财经学院;1952年9月,政治学院分立,并扩建为政法学院。1953年,以中原大学政法学院为基础,合并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的政法系科,成立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10月,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立湖北大学,上述政法类院、校、系组成湖北大学的法律系;至1977年演变为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并于当年招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法律专业本科生。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中南政法学院正式恢复。2000年5月,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的主体与原中南财经大学法律系组成法学院。
学院教学与科研机构完善:下设理论法学系、宪法与行政法学系、刑法学系、民商法学系、诉讼法学系、经济法学系及一个实践教学中心,拥有八个国家级平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北)基地以及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此外,学院成立了法律史研究所、宪政理论研究所、民商法典研究所、知识产权法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等31个科研机构。取得了博士、硕士、学士及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接受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普高本科生3471人,博士生279人,硕士生2090人,留学生257人;法学专任教师175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50人,讲师71人;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143人。 在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内,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法学界有相当学术影响的学者,新增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其他省级人才工程11人。
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民商法学、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9个二级学科;拥有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学科获评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获评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律史、经济法学等多个学科获评部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分别获评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此外,法学学科在全国“211工程”院校三期重点项目的申报上以全优的成绩获得广泛认同,并于2017年9月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2年1月,法学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学院现拥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知识产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拥有1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当代中国法治;拥有2门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财税法学、法学通论,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知识产权法学,拥有1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犯罪心理学;拥有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长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虚拟仿真实验;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民法学、宪法学和国际私法学;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影视刑法。“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十四五”期间,法学学科发表C类以上高质量论文714篇,其中CLSCI期刊270篇,三大刊30篇。获得课题立项408项,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4项,其中新增国家级项目7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3项),位居全国法学院校前列。法学学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6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奖项6项。出版学术专著203部。
学院具备畅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渠道: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萨尔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等30余所大学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政府知识产权奖学金”等特色来华留学项目,已吸引405名国际学生前来学习;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项目”“优秀本科生交换项目”“雏鹰扶持计划”等优势项目资助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实习、升学等。2021年、2022年连续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2024年入选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组织联合研究院”入选教育部联合研究院建设名单。2017年,在罗马第一大学成立了“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图书馆”;2019年,与罗马一大共建“中意学院”,“欧洲学:比较法与欧洲法”硕士学位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22年,两校深化合作创办“法与经济学”交叉领域的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获教育部批准并设立“法与经济学院”。
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湖校区,校园内晓南湖碧波荡漾,九孔桥横卧其上,杨柳依依,绿草如茵;经常性的高水平法学讲座和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更使校园洋溢着浓浓的学风,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全院师生员工正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以研为重,立足中南、面向全国,力争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为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