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我院黄喆、Dana Tusipzhanova、Issa Karambe三名学子参加了“杰塞普”国际模拟法庭中国赛区第十一届全国选拔赛,并荣获二等奖。近日,我们采访了Dana Tusipzhanova、Issa Karambe两位同学及他们的指导老师——Victoria Pirumova老师,与他们共同回首参赛之路。
合影
心怀梦想的辩者——Issa Karambe
中文名字叫做李杰的Issa是我校国际法在读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他说:“这次比赛对我们来说真的很困难,因为是第一次参赛,很多流程都不是很熟悉,而好多参赛队都是老手,我们只能现场向别人学习,由于要准备名目繁多的法律资料,了解最新时事,与各校精英面对面交手,我们每天只能睡3到4个小时。”他还向我们传授他赢得比赛的秘诀:自信。当我们问到他的梦想,他微笑着说:“我的梦想在我的心里。我们学习国际法就是要帮助他人,为国际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不辞辛苦的劳动者——Dana Tusipzhanova
Dana主要负责法律研究与材料的收集。由于国际法十分繁杂,她不仅要找到各种法规的法律渊源和法律文件,并要收集大量的案例、资料,并将其整合,进行研究,有的甚至要熟记。“有时候我会想,这太困难了,东西太多了,我真不想看。”她坦言,她也想过要放弃,但最终在老师和队友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这次比赛确实很困难,但是我学到了很多,我的收获很多,这也是我的动力,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我的汉语水平,争取下次夺得冠军,去美国比赛!”
机智善言的幽默老师——Victoria Pirumova老师
此次比赛能够取得好成绩,与Victoria老师的指导与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她与三位选手亦师亦友,不仅提供专业上的指导,更经常鼓励选手们坚定信念,永不言弃。她认为“杰塞普”模拟法庭比赛是其指导的难度最大的一次比赛,“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参赛,而其他队伍已经有三四年的参赛经验,准备时间也比我们长很多,所以我们争分夺秒研究课题。尽管有很多困难与压力,但我们还是克服了。既然选择了参加,就不要半途而废。而且通过这次比赛,参赛的同学也都得到了锻炼,都变得很强。下一次我们准备得会更充分。”英语参赛这一要求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所以法学院报名的选手不多,她希望同学们不畏困难,参加更多类似的比赛来锻炼自己。“你们现在还年轻,有人跟你说你做得不对,你还有机会改正;等你老了,有人指出你做的不对,那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Victoria老师
齐心协力的团队
一个团队的成功必然是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Dana埋首法典,Issa能言善辩,黄喆则负责撰写诉状,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每周他们都会在文治楼八楼聚会,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筛选比赛要用的资料,共同探讨争议问题。互相鼓励,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一路走下来。“如果没有这次比赛,我就无法认识我的队友,还有Victoria老师,所以,我很庆幸自己参加了这次比赛,并坚持了下来。”Issa认为,他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份友情。
然而,Victoria老师并不满意此次的成绩。“我们的目标是拿到国际参赛名额,代表中国到国外去比赛,我们会继续好好准备,明年再战,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Victoria老师坚定地说。“虽然这次得到了二等奖,但是我认为我可以表现得更好。”Issa也希望在明年的比赛中能够发挥得更加出色。
(文字:周佳楠 贾祥云 摄影:吴黄禹 吕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