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陈小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项目编号:05JZD0005)的结项证书下达,获“优秀”等级结项。

自该课题2005年获批立项以来,首席专家陈小君教授即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农地立法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课题组对中国14省(次)39县、区、市(次)116乡镇(次)226村(次)近2300个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最终结项成果《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65万字),在权威核心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篇,部分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撰写相关调研报告27篇,出版系列研究专著3本,拟定立法草案建议稿2份,受课题资助的博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后出站报告1篇。课题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法制日报》、《国土资源报》、《农村新报——湖北日报(农村版)》、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陈小君教授等提交的研究报告《后农业税时代的农地权利研究——中国十省研究总报告》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发展研究奖三等奖,出版的专著《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研究——中国十省调研报告书》(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版)荣获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提交的《物权法立法建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起草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试拟稿及其论证》等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农业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并作出相关批示,部分立法建议稿被相关立法采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和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议,其中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有:“农村土地立法问题: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2008年4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论坛——制度变迁及立法”(2009年6月)、主题为“‘三农’的法律问题研究——民商法与相关法律学科的对话”的民商法学博士学术论坛(2009年11月)、“农地流转制度与村庄建设研讨会”(2009年12月)、“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讨会”(2009年12月)等,形成会议论文4册、会议研讨实录2册,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和更多元的视角。
该课题于2010年赴北京参加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鉴定会,由五位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研究已完成《项目申报评审书》约定的研究任务,拓展了农地问题研究的新视野,开创了农地立法研究的新境界,为推进农地立法问题研究和相关立法作出积极贡献,研究成果具有重大创新性和实践意义;获得了专家组的全票通过,被鉴定为“优秀”等级。 (法学院通讯员:耿卓、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