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在文泓楼报告厅深入剖析“当代法律的复杂性问题”。研究生院副院长、法学院张德淼教授致辞,法学院陈柏峰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法学院众多教师也到场聆听讲座。
张德淼教授致辞
朱苏力教授以自己对法律思维方面的思考引出当代法律的复杂性问题。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物质世界,二是法律人的思维。
陈柏峰教授主持讲座
朱教授表示尽管客观物质世界日益复杂,人们仍应把思考的重点放在案件本身而非法律规则。为了更好地说明案件对于法律研究的重要性,朱教授以许霆案为例引导大家思考法律的底线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思维。继而,朱教授通过对二奶继承案的分析,强调作为法律人在思考法律问题时更应注重事实认定而非法律规则。他还强调了事实认定与法律规则在具体案件中的关系,“我们应以各种细微法律事实为依据,分析其构成,并依此来选择、调整规则,对公民等主体的行为加以制约和规范。”朱教授认为法律规则并非不重要,而是随着法律问题的复杂化,遵守规则也日益复杂,我们在适用的时候更应充分结合当时的具体案件,从而做出合乎法律事实的认定。
朱苏力教授开讲
朱教授结合当今法官难以做到分类专业化的现状,指出由于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复杂多样,虽然当今法律人对各个法律领域都有所涉足,但是不够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而提出改革法学教育和补充更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初步构想。此外,针对普遍存在的“过度使用老百姓不理解的法言法语”的状况,朱教授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人们只有在了解法律的情况下才能规范自身行为,这就决定法律在语言文字上的标准为一般人都能看得懂,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平民化的法律也许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观众提问
陈柏峰教授高度赞扬了朱苏力教授渊博的学识以及严谨的研究态度。在观众提问环节,苏力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诙谐而不失严谨的语言赢得了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