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齐聚 共话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3-21浏览次数:229

3月19日下午,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第四讲在文泓楼一楼报告厅举行。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张钦坤博士、百度高级法务秦健经理主讲“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我校知识产权教研室副主任肖志远副教授与讲师代高洁博士担任点评嘉宾,黄玉烨教授主持此次讲座。我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副主任彭学龙教授等嘉宾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张钦坤博士就“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发展实证分析”作深刻解读。张博士围绕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特点、纠纷现状及原因、发展规律及典型案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处理思路及由不正当竞争案件提出的新型法律问题五个切入点展开生动讲解。张博士援引“3Q大战”,“猎豹与优酷之案”等典型案例论证:不正当竞争不仅存在同类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

 

 

 

谈及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频发的原因时,张博士指出三点诱因:产业竞争激烈、违法成本过低与救济体系不完善。根据相关行业的规范、自治公约以及针对此类案件提炼出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张博士建议法院考虑适当加大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

 

 

继张博士的理论剖析,秦健经理则从互联网竞争概述、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类型化分析、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解读三方面展示实务分析。颠覆传统领域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囊括流量劫持、恶意干扰、商业抄袭、搭便车。秦经理列举了大量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鲜活事例,借助案例研究以及结合多年的法务工作,秦经理感触颇多:法院仅对个案判定是不够的,应从个案中提炼出相关规则来达到规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目的;互联网企业可以既做安全服务又做增值服务,但是要秉承非歧视性原则,安全服务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拒绝双重标准。他号召全体法律人永持尊严,永秉公正。

 

 

代高洁博士认为法律的滞后性与网络的高速发展性是一对矛盾,如何充分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同时鼓励创新值得进一步探究。肖志远副教授在给予两位主讲人高度评价的同时,表示对于商业自由边缘问题的讨论还应当深入。

 

 

吴汉东教授就商业模式创新保护简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互动环节,我院学子积极提问,两位主讲人一一为之耐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