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校级立项项目的预通知

发布者:司志莲发布时间:2020-06-10浏览次数:3955

法学院全体学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团的十八大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根据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工作部署,决定组织开展“读懂中国”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爱国力行”

二、项目申报

(一)项目类别

1.学术调研类

1)线上调查研究:各实践队伍应结合活动内容、课题指南,依托互联网技术,在线上开展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数据整理分析、项目研究等工作,通过线上学术调研的形式完成具有学术性及社会参考意义的学术论文。

2)家乡实地实践:各实践队伍可以根据线上调查研究选题内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成员各自家乡分别开展问卷发放、入户访谈、走访调研等活动,完善项目数据资料信息,辅助线上调查研究,形成具有深度内涵的调研报告。

2.实践活动类

1)返乡专项:详见校团委通知。

2)百生讲坛:各主讲人应围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时代使命,青春担当”、“聚焦两会,与时俱进”等主题参与百生讲坛实践活动。采取线上会议、线下宣讲、社区宣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发现身边故事,讲好身边故事、学“习”理论思想、传递社会正能量。

3)校友寻访:各实践队伍应通过“寻访家乡校友”、“线上视频访谈”等方式,以“我与中南大的故事”为主题,本着就近就便原则进行优秀校友寻访,以访谈内容纪要、人物故事、视频制作等形式分享校友的求学经历、奋斗历程,共叙校友情,共忆母校恩,共传中南志。

备注:重点方面与专项计划具体内容参照校团委通知与附件1

(二)申报组别

1.组别一:各学院团委(团总支)推荐的申报项目。

2.组别二:校级学生组织、“分层次一体化”培训班学员的申报项目(每个组织限申报一个学术调研类项目)。

3.组别三:校团委社团管理部推荐的学生社团的申报项目(每个社团限申报一个学术调研类项目,项目负责人应为社团负责人)。

4.组别四:在2019-2020学年共青团工作“五四”综合表彰中获得校级“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的团支部的申报项目(每个团支部仅限申报一个学术调研类项目,项目负责人应为团支部负责人,不申报实践活动类项目)。

(三)申报机制

1.组别一:由我院学生自行组队申报的实践项目(团队)将申报材料上交至学院团委进行资格审查、初审,并在院内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再上报至校团委(推荐名额见附件2)。

2.组别二:校级团学组织、“分层次一体化”培训班学员申报的实践项目(团队),须根据相关要求,自行报送校团委组织部

3.组别三:学生社团申报的实践项目(团队),须根据相关要求,自行报送校团委社团管理部

4.组别四:在2019-2020学年共青团工作“五四”综合表彰中获得校级“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的团支部申报的项目(团队),将申报材料上交至学院团委,学院汇总后上报至校团委。

(四)申报要求

通过学院上报的项目(团队),需注意以下申报要求:

1.项目(团队)需对立项申报书通过维普系统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20%及以上为不合格

2.项目(团队),需将立项申报书(附件3)、申报汇总表(附件4)、安全责任承诺书(附件5)、学术不端检测报告等材料,打包发至法学院团委组织部邮箱fxytwzzb_work@163.com具体申报流程、申报时间见后续补充通知。

3.各项目人数构成原则上不超过5人,且主持人需为我院学生。

备注:邮件标题命名格式为:项目类别+申报组别+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负责人班级+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

三、立项及结项流程

(一)立项评审阶段

20206月中下旬,学院(单位)将完成申报项目的资格审查、初审、公示等拟推荐工作;20206月下旬,校团委组织专家评委开展立项评审工作。各项目申报主体、申报形式和拟立项数量如下:

1.学术调研类:

1)委托项目:全校专(兼)职团干及专任教师,团队、个人线下申报,并填写委托项目成员信息表(附件6),“委托项目”不占学院(单位)推荐名额。

2)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全校在读学生,团队、个人线上申报,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由校团委根据专家评分进行立项,我院拟向校团委推荐12个项目(团队)

2.实践活动类:

百生讲坛、校友寻访由全校在读学生,个人线上申报,不设立项上限,拟结项均不超过30项;

(二)结项评审阶段

20209月,校团委将组织开展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结项评审工作,对校级立项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决定是否予以结项。结项要求如下:

1.委托项目,需完成调研报告一份(含调研问卷及数据汇总分析,并提供原始调研数据)、学术论文一篇;

2.重点项目,需完成调研报告一份或学术论文一篇,附调研问卷及数据汇总分析,并提供原始调研数据;

3.一般项目,需完成调研报告一份或学术论文一篇,附调研问卷及数据汇总分析,并提供原始调研数据;

4.百生讲坛,需提供主讲人开展讲坛的讲稿、记录、宣传照片等;

5.校友寻访,需完成调研报告一份、并提供人物专访文字报道一篇(不低于3000字)或访谈记录视频一段(最后剪辑成片不低于20分钟);

6.调研报告不少于1万字,学术论文不少于3000字。

凡通过校级立项评审的项目均获得校级结项资格,在实践团队完成结项要求并顺利结项后100%发放资助经费。资助额度委托项目每项5000元、重点项目每项2000元、一般项目每项800元、百生讲坛每项500元。

(三)评优表彰阶段

202010月,校团委将组织开展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评优表彰工作,具体通知另行下发。

四、安全管理

各项目(团队)应及时适应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新变化,充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动态,高度重视队伍安全,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有实地调研任务的项目须将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做好活动报备、安全联络、自护教育、保险覆盖等相关工作(详细要求见后续通知),确保实地调研过程安全顺利。

 

联系人:

张梓豪 15623073680

吕英欣 15166088556

郑炜谋 13809548338

 

共青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委员会

2020年6月10日


附件1:项目申报指南.docx

附件2:校级立项项目推荐申报名额分配表.docx

附件3:立项申报书.docx

附件4:项目申报汇总表.xls

附件5:安全责任承诺书.docx

附件6:委托项目成员信息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