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法学通论》《知识产权法》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者:宋程发布时间:2020-11-06浏览次数:951

通讯员(李宛儒 邓瑜婕 杨宇康)10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拟认定3560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院《法学通论》《知识产权法》课程分别入选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线下一流课程名单。

《法学通论》由我院张德淼教授及其团队于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团队成员还有尹生、陈军、龚春霞、陈虹四位老师。该课程集传授法学知识与法制教育于一体,主要面向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旨在指导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知识产权法》是由我院詹映教授及其团队开设的线下课程,团队成员还有何华、胡开忠、黄玉烨、彭学龙四位老师。该课程是研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学专业课程,自开设以来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据悉,201910月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是“双万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推广性和示范引领性,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课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本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慕课建设实施方案(实行)》,已上线《法学通论》《外国法制史》《财税法学》《继承法学》《以案说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诉讼仿真实验》慕课共6门,立项建设中的慕课还有《国际私法》《法治社会与公民意识》。在新型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取得成果外,法学学科还牵头建设了“智慧法治与智慧课堂协同创新研究(简称ISPER)”,另与平安集团合作开设相关课程,致力于推进“DT”时代我校法学及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发展创新。此次我院《法学通论》《知识产权法》两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标志着我院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勠力同心,笃定前行,培育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创新发展,教学相长,中南法学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