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勉 吴娟迪)11月22日晚,国际法学科主办的以“基于仲裁的上诉替代:WTO《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在文波楼智慧教室108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石静霞教授主讲,徐伟功教授任主持人。刘仁山教授、尹生教授、杨洪副教授、何焰副教授、王小琼副教授、赵强博士、孙林林博士出席本次讲座,我校本科生、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共计百余人到场聆听。
讲座之初,徐伟功教授介绍了石静霞教授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研究,并对石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石静霞教授系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A岗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和美国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2020年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与比较破产法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Journal of World Trade (SSCI)、Asia Pacific Law Review (SSCI)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Free Trad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International Law、《WTO服务贸易法》《WTO国际服务贸易成案研究》《跨国破产的法律问题研究》等中英文专著。获得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及荣誉称号,包括“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
讲座伊始,石静霞教授从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上诉机构的构成及其运行出发,强调其两审终审和裁决约束力两大特点。为维护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完整性,中国、欧盟及其他WTO成员讨论设立替代上诉机构的《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石教授强调了MPIA机制的临时性,并讨论了MPIA在WTO框架下的合法性及法律地位。之后,石教授重点阐述了MPIA机制中所体现的两大仲裁要素,即程序启动和裁决生效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以及MPIA替代仲裁的实质体现。在讲座中,石静霞教授还分析了MPIA机制中以提高程序效率为中心的几点创新,分析其是否能够回应美国对上诉机构的诟病。讲座MPIA机制的价值与限制以及中国与MPIA等方面。最后,石教授指出,部分WTO成员虽然设立了MPIA机制以解决其上诉需求,但其长远目标仍是尽快恢复WTO上诉机构的运行。
在提问环节,面对同学们的疑问,石静霞教授针对MPIA的启动机制、仲裁中的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界定、MPIA裁决的生效执行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分析解答。
讲座结束后,徐伟功教授代表全体学生及国际法学科对石静霞教授表达了衷心感谢。刘仁山教授最后作总结发言,他认为MPIA机制的设立是WTO成员为应对上诉机构危机而寻求解决的重要体现,指出世界各国应当遵守以国际法为基础形成的国际秩序,并寄语国际法专业学子在世界发生大变革之际加强对国际规则的研究,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