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法学院新闻中心)我院陈柏峰院长领衔的“理论法学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法学学科入选一流学科以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对学院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22日上午“理论法学教学团队”在文治楼6楼会议室集中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陈柏峰院长带领大家学习黄大年同志简介及先进事迹,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祖国培养凝聚人才;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
陈柏峰院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崇高精神,这既是对黄大年同志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我们全体教师的勉励和要求,“理论法学教学团队”有幸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代表着我院教师队伍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本人及团队的每一位老师同学都感到非常自豪,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需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与黄大年同志还有差距,要见贤思齐,认真学习黄大年精神:
一是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黄大年同志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精英意识,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时刻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把自身的理想信念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心怀祖国,恪尽职守,潜心为祖国培养高端人才。
二是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黄大年同志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不计得失、甘为人梯,潜心教书育人追求职业理想。作为奋斗在教育战线的老师,我们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担负教书育人使命;同时,我们要学习他坚守理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团队要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改革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团队育人模式,培养凝聚一批高端人才,用行动阐释“教学和育人相统一”。
三是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黄大年同志心里永远装着事业、国家与他人,为实现科技报国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们要立足平凡岗位,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以实际行动为学院“双一流”建设、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