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校友们:
大家晚上好!
祝贺同学们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实现中学时代的梦想!祝贺家长们培养子女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一
今天是新的开始。对于家长而言,过去是在监护的状态下培养子女,未来则需要在放手的状态下培养子女;对于同学而言,过去是在监护下成长,未来则需要自主摸索着成长。因此,今天我想谈谈“为己立心”,主要面向同学们,也期待家长朋友们能有所启发。
“为己立心”的表达,变用了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的重要哲学命题。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言简意宏而历代传颂不绝。其中首句“为天地立心”是指,天地本无心,人作为天地间的能思能觉者,应成为天地的主宰(“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张载的原意是,儒家士大夫应当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系统。在那个历史时代,儒家受到来自佛教的冲击和挑战,文化自信不足,儒者需要开拓担当新局面。
今天我做“为己立心”的变用,意在告诫同学们,站在人生新阶段的入口处,需要面对新局面,做自己的主宰,自主探索建设个人精神价值系统,修炼为学历世的品格和能力,追寻走向未来的航向。
各位同学中学时代一定听老师说过“等上大学就轻松了”,一些同学可能会以放松的心态来迎接大学生活。有的同学忙于追剧,有的同学忙于交友,也有同学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还有同学遇到挫折后就自暴自弃,不少同学稀里糊涂就过完了大一大二。大学虽以学习为主,但同学们更加自由。父母不在身边,无法时刻盯着你们;教授更多只在课堂相见,与你关联一门课程或某个教学环节;辅导员往往只是提供指引意见,重点防范负面问题;生活和学习都需要自主安排,由每个人自己规划自主实施。因此,自控力至关重要,它是自主探索、为己立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自控力,不能掌控自己,谈论自主探索,就像盲人讨论颜色、聋人品鉴音乐。能够有效掌控自己,约束自己沿着认定的道路前进,自主探索才可能产生效果。
谈论自主探索,是因为我们面临诸多选择。从现在开始,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诸多环节,都面临选择。你们需要在教务系统里选课,各门课程的性质和特征有所不同,任课教师也风格各异。你们可能会去仔细打听相关信息,也可能不去打听,谨慎或随意地做出选择。在专业学习之余,你们也面临选择。可以选修英语、经管或者哲学的双学位,可以加入体育、艺术、辩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不同的社团,还可以选择加入学生会组织,也可以将精力放在理论学习和学术探索方面。每一类选择之中,还有更为细致的内容需要选择。例如加入辩论队,可以选择中文辩论,也可以选择英文辩论,内容可以是法理争鸣、国际法、知识产权等不同重心。这些选择看起来丰富多彩。其实,也有个别同学做出十分古板的选择,例如很早就心无旁骛地准备公务员考试。
当然,最重要的选择还是如何规划未来。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法学院本科毕业生有约4成顺利升学,其中28.03%在国内攻读研究生,11.2%出国出境攻读学位,预计还将有5%会在明年升学(有不少同学选择不就业,继续“二战”考研)。就业的本科生中,1/4的同学入职国家机关,1/4的同学入职国有企业,1/4略多的同学入职律师事务所,还有不足1/4的同学入职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学院的毕业研究生,有8%的同学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3的同学入职国家机关,1/2的同学入职企事业单位,8%的同学入职高校任教。在座的各位同学,未来你们会走上哪条道路?这可能需要探索规划。
谈论自主探索,是因为没有所谓正确答案。中学教育只给一种标准答案,大学教育却有所不同,很多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法学教材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会介绍多种不同的理论认识,然后告诉大家哪种理论是“通说”。“通说”是处于权威地位的理论,但也处于被质疑的位置。大学也有考试,有参考答案,但很多时候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行。不久,同学们就会发现,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老师的说法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学术观点、社会见解,还是学习方法、学业建议,亦或是校园感悟、生活规划,不同的看法随处可见。几乎任何问题都有不同的意见,每种意见背后还都有深厚的经验背景和理论基础。感冒了,不同的医生可能给出不同的建议。对于每个人而言,哪种方式更适合,可能要看体质,有时也看运气。
二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的环境中,需要适应环境,在多元之中甄别探索,追问你倾向的那个“通说”或不是通说的答案,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条道路。你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需要练就自由选择的能力。自由选择的能力,意味着拥有正确的精神价值系统,能够清晰认知宏观结构,全面分析各种制约因素,正确权衡利弊和风险,综合做出优化决策。练就自由选择的能力,需要强调自主探索。而阻碍自主探索、遮蔽主体性的,恰恰是我们最熟悉最信任的人,以及最为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
父母最容易成为阻碍你们自主发展的人。他们过度保护孩子,习惯替孩子做主,让孩子没有也不适宜有自己的想法,限制孩子的自主性发展。他们形成了稳固的认知,不容易做出改变。不可否认,有很多父母可以给孩子正面理性的引导,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但是,进入大学阶段后,多数父母所能教给同学们的,只是个人的生存经验和较为狭隘的职场经验。如果父母将这种经验和认知转嫁给孩子,而且不允许突破父母的认知,孩子在强势的父母面前就“逃无可逃”。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最困难的还不是独立自主的摸索和努力,而是形成真正助力发展的价值系统。如果对此有了清醒的认知,又不止步于怨天尤人,完全可以成就不一样的自我。做自己思想的主人,才可能自主探索自己的道路!同学们,父母可能是你们最爱的人,但一定要认识到父母的局限性,并超越这种局限性,将低价值目标放下,自主探索自主发展。家长朋友们,也希望你们为孩子创造自主探索的良好环境。
老师的安排和建议也不能全当回事。事实上,把老师的话全当回事,这根本就做不到。你们每个学期都有很多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上课老师,此外还有辅导员老师、班级导师、实习指导老师、实务导师等。研究生导师组有很多位老师,除了责任导师之外,其他老师通常也会向你提要求和建议。每位老师都有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是互相冲突的;即使不冲突,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你完成所有的要求。学校并没有机制和人去协调这些冲突,需要同学们自己权衡处理。如果每位老师的指示都遵循,可能不睡觉也完不成任务。例如,研究生课程有指定阅读书单,几乎每位老师都开书单,加起来就是巨量的,根本不可能读完。这时候,你们怎么办?恐怕只有学会应付了。就我个人的课程而言,是允许同学们应付的,我希望大家能将节省的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事务,而且“价值”可以由你们自主定义。但你总不能认为,沉迷于网络游戏比上我的课更有价值吧?
学术权威的老师更有阻碍同学们自我探索的风险。网上曾有热议,大学老师是大多数人一生所能接触的顶层人士的天花板。“学术权威”“荣誉等身”“人脉通达”“大公司董事”,“从不带教材,因为教材是他写的”,“你们不想听的课,在外可能求而不得”。然而,权威可能阻碍自主学习和探索,让你们把学习过程变成缺乏创造的知识累积。学术权威的老师,因其成功而自带说服力,使同学们不敢质疑,从而对其指导、要求或建议亦步亦趋。如此,就只能重复他,你也许因此变得博学,但缺乏自主发展。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没有权威,会导致学生对指导的轻视,难以维系基本的教学秩序。然而,如果权威导致“命令—服从”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阻碍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误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向。自主创造的过程,需要从心理上平视权威,摆脱权威的束缚,从而使思维处于自由的反应状态。就我个人而言,很早就打破了对权威的迷信,在心理上不会觉得学生超过老师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朋辈可能是影响你们自主发展的最大因素。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朋辈都十分重要。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需要被朋辈欢迎、接纳、支持,青春年少时更是如此。我们与朋辈分享喜怒哀乐,确立自己在朋辈中的价值,在与朋辈互动中建立自尊和自我认同,观察朋辈并决定自己怎么做。我们常常因为担心朋辈的嘲笑,迎合他们的期望,去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会因为不想失去朋友而会妥协。中学时代,家长们普遍曾担心朋辈及其亚文化对你们产生不良影响。大学阶段,朋辈对你们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和老师。正是因为朋辈影响巨大,自主探索更加需要也更为珍贵。朋辈可能阻碍自主发展,也可能引领、促进自主发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在积极向上的朋辈群体中,个人只需要与群体一起用力,就可以共同进步;而处在氛围不太好的朋辈群体中,必须抵制环境压力才能获得发展,这就需要很高的个人自主性,也需要更高的定力、意志力和自控力。
上大学时,我也曾因朋辈而烦恼。那时候学习的氛围并不浓厚,我因热爱去图书馆还偶尔受同学嘲笑。最经常的烦恼是,多数室友总是沉迷于游戏,作息时间很不规律,我多次为此与其他七位舍友同时吵架。常常是这样的场景:一到晚上11点,我就守着电灯开关,要求全体舍友必须睡觉,谁来开灯我就立即关灯。还好,我的意志力够强,室友们也没人真跟我翻脸。与“孟母择邻”的道理一样,我们可以追寻积极向上的朋辈,这正凸显自主探索的重要性。有时可能突然发现,原来高手与高手早就是朋友。就是因为他们遇见了,又都有鉴别力和选择能力,就很容易成为朋友,并互相给予积极向上的影响。我读大四的时候,同级的同学尤陈俊(现在已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就将暑期调研报告独立署名发表在法学权威杂志上,这在当时给了我巨大的刺激和鼓励。后来,我就接近他成为好朋友,发奋向他学习。有近两年时间,我们三个同学(还有现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的白龙)老在一起吃饭聊天,讨论读书心得。读研究生二年级时,我也在权威杂志发表了论文。
三
“为己立心”,要从自主探索开始。从当老师开始,我就组织身边的同学开读书会。我会给大家一个参考的阅读书单,但又总是跟大家讲,真正的读书是不根据书单的,而是应当根据各自兴趣展开阅读。之所以开书单,是因为很多同学缺乏理论阅读经验,不知从何开始,只能勉为其难提供一个参考。我的读书会,对大家读书有阅读量的要求,但没有具体文献的要求。我总是期待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建立主体性,不要把书单当回事,而是沿着知识和理论脉络,自主摸索自主安排阅读计划。其实,对于大部分同学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能够坐下来读下去。大部分本科同学和很多研究生同学,都没有坐下来啃大部头理论著作的体验,大家的阅读受限于教材、报刊、网文,再有深度一点的可能是具体领域的研究文献。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为没有尝试,多数人无从知晓自己是否热爱理论阅读,更不可能尝试真正的学术研究。因此,自主探索就要勇于尝试,不能总是呆在舒适区中。阅读如此,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研究生更加需要自主探索寻找研究选题。我总是跟我的研究生讲:你们要自己去发现学术问题,不要指望我给你一个选题,沿着我指定的方向去做,就可以达到成功。我甚至开玩笑说:“如果我发现了好的选题,为什么要给你做,我自己不会做吗?我还想继续‘逐鹿中原’,站立学术中心舞台呢!”同学们要探索自己的道路,读老师没读过的书,从自己的时代体会中去寻找前辈尚未发现的课题。如果只是跟随老师做研究,就不可能走向引领和创新,学生就永远超越不了老师,必然一代不如一代。每个时代都有深嵌于时代的问题和学术增长点,每一代人中都有“高手”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期待同学们能成为其中的“高手”!
“为己立心”,就是从个人处境出发,自主探索、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真正的自主和自由,没有那么容易达致。现代社会的自由选择,背后常有隐蔽的强制。人们在自由选择时,可能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从而达到某种他人期望甚至安排的结果。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来路不明的网络信息,很可能就是特意安排的牵引力量,用以误导没有自主价值系统、缺乏自主探索能力的年轻人。换句话说,人们自以为是的自主选择,很可能是另外一种系统引导或安排。每当在电影院感动得鼻子一酸时,我往往又迅速想到:电影是用怎样的叙事结构和方式,来引导我情感共鸣、感动落泪的?这样一想,眼泪就迅速收回了。同样的道理,当自以为是自由选择时,我们还可以多想想其背后的机理,不要那么好“忽悠”。借用儒家的表达,就是“格物穷理”。朱熹注云:“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道理,我们要穷究事物原理,对问题和规律了然于心,才可能真正自由选择、自主决策。真正的自主和自由,通过“格物穷理”才能实现。
必须告诉大家,在“格物穷理”方面,法学专业不具优势。据说法学是“经世致用”之学,法学院应当偏重职业技能训练。然而,律师找案源办案件的手段,法官“背对背”调解的技巧,执法者把控一线场景的分寸,法学教授并不太懂,课堂无法传授,需要同学们将来深入实践深度观察。法学教科书的内容多是概论模式,给出概念、特征、法律规则、规范解释、案例。法学课堂不太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状态,而是注重讨论不那么现实、理想化的应然状态,并在应然状态下讨论规范架构。这种理想化的应然,往往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和德国)有关。因此,讨论问题,总是先谈美国、德国、日本、古罗马是如何规定的,然后讨论中国是如何规定的,再建议中国应当如何完善制度。这种模式缺乏“格物”,更未“穷理”,现实问题没开始讨论便结束了。法学这一套教育模式看似精巧,实质智力挑战不高,学习主要依靠理解+记背,不太需要、也不锻炼理论建构的思维。然而,社会现象纷扰繁杂,立法司法执法实践问题层出不穷,学生一代代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困惑,而法学所能解惑的不多。
同学们,站在人生新阶段的入口处,身处校园面向未来观望社会,各位一定会有很多困惑,现在没有将来也会有。大家面临“为己立心”的任务,自主探索建设精神价值系统,需要建立在深刻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通过“格物穷理”来实现。同学们,“横渠四句”的理想,在传统儒家士大夫心中未曾断绝,在我们的心中也永远不绝。要担当得起实现理想的重任,现在就应开始自主探索,做自己的主宰,练就自由选择的能力,“格物穷理,为己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