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牛静 法学院新闻中心)为不断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法律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12月14日,国际学生“一带一路 ”国别法和比较法研讨会在文泓楼四楼报告厅召开。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汪正君,法学院副院长江河出席会议,来自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子与会。
会议伊始,汪正君表达了对各位青年学者来到中南大的欢迎,提出了对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期望以及对本次会议圆满召开的期许。
江河通过分析当前国际形势,重点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期望,希望本次会议为“一带一路”相关发展的问题带来多样化、建设性解决方案,并希望类似讨论活动能够持续召开。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在文泓楼外合影留念。
大会第一单元针对“全球和区域的视角”展开讨论,法学院国际法学系梁卓老师主持会议。
中国政法大学Yumiko Murakami作题为《“一带一路”倡议 投资与贸易领域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报告,具体分析了投资、贸易领域现存的法律问题,阐述了强化国际法律合作、完善国内法律体系等多项应对策略。
西安交通大学Amal Atta Muhammad作题为《中巴经济走廊与国际环境法:可持续发展框架》的报告,提出将国际环境法融入CPEC路径,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CPEC规划,减少跨境环境冲击,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朱佳欣作题为《“一带一路”视角下印度洋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报告。她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催生众多基建投资项目,印度洋区域地缘经济与政治重要性凸显,但地缘政治角逐也日益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
华中科技大学Muhammad Suhrab和Waseem Irshad作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性别均衡器:剖析“一带一路”贸易对参与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的报告,采用奥瓦卡-布林德分解分析法,探究其对参与国工资差距的作用。
第一单元由西南政法大学李冬梅、中国政法大学Sou Sethku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uhammad Zeeshan Ajaml评议。评议人充分认可报告的深度与广度,并建议进一步探索新兴技术与“一带一路”的融合、文化影响等议题,以推动国际法律合作与发展。
大会第二单元针对“具体国家的视角”展开讨论,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留学生Mahar Waqar Fazal主持会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uhammad Zeeshan Ajmal作题为《“TRIPS-Plus”条款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药品可及性的影响:中国的视角与实践》的报告。他表示,应通过尽量减少采用限制性的知识产权措施、利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的灵活性以及促进国际合作。
西南政法大学Tayseng Ly聚焦于柬埔寨的法律与监管环境,指出柬埔寨致力于融入更广泛的共同体,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更多贸易伙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信仰者和支持者。
西南政法大学Veasna Chea作题为《BRI:柬埔寨的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及下一阶段》的报告,她讨论了柬埔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她指出,柬埔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如交通网络和经济特区的建设,促进了与邻国的贸易联系和经济增长。
西南政法大学Kham Ouane Keokhunsy作题为《老挝跨境铁路运输的法律框架》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对柬埔寨产生了重大影响,柬埔寨也准备谨慎应对与“一带一路”项目相关的一些潜在风险和挑战,以最大限度地为投资者、经济和人民带来益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yesha Youssuf Abbasi和Fatoumata Camara基于案例对非武装冲突产生的法律影响进行了探究,呼吁遵循国际人道法承认生态系统为民用物体。
该部分由中国政法大学Muhammed Fahad Anwar、西安交通大学Amal Atta Muhammed与华中科技大学Muhammad Suhrab评议。评议人肯定了报告对各国法律环境的深入剖析,并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下法律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未来研究继续深化国别法比较,促进国际法律交流与融合。
江河致闭幕辞。他对各位学者、专家及国际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对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研究、促进国际法律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法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国际法律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盛会,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审核人: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