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支教老师,也是法科学子,他们在支教岗位上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53


2024年8月,法学院学子王小怡、李家骏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启程奔赴四川凉山开展支教服务,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彰显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校党委副书记陈狮、副校长徐涤宇一行赴越西县慰问研支团)


在支教之余,他们利用自身的法科专业优势,在凉山发起“守护星光”青少年普法讲堂项目,即立足当地需求和学生的成长现状,为支教学校越西县文星中学的学子带来了一场场内容充实、意义非凡的青少年普法讲堂。截至目前,普法讲堂已陆续开展了9场,主题涵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校园欺凌等主题,受益学生达六百余名。




在讲座前,王小怡、李家骏两人对越西县当地青少年的普法现状进行调研,根据当地需求制定普法讲堂的教学计划,并搜集相关的实践案例、法律规定,结合初中生成长生活情境,精心备课,致力于呈现出一堂生动、丰富、具有教育意义的普法讲堂。



讲座过程中,王小怡以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等法律概念,并阐述法律与青少年息息相关,引导同学们要引起重视,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随后,王小怡结合具体案例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境,详细讲解了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校园欺凌等常见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和严重后果,同时科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告诉同学们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强调要引以为戒,远离犯罪。

讲座最后,王小怡从“三不原则”和“自我保护技巧”两个方面,向同学们传授了预防犯罪的方法。她强调,同学们要坚决做到不主动参与、不盲目跟风、不沉默纵容,同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认真倾听,现场气氛热烈。讲座后,研支团志愿者王小怡说道:“作为一名研支团志愿者,我深知我们的使命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我还希望能在岗位上运用自己的法科知识专业知识,让更多的孩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守护他们的成长。”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