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点:文治楼424室
电子邮件:571983073@qq.com
办公电话:无
1999年7月获中南政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法学硕士学位,师从郑昌济教授;
2003年7月获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师从马克昌教授;
1992年10月-1995年4月,武汉市新洲县国营龙王咀农场派出所干警;
1995年5月-2000年12月,武汉市第四律师事务所律师(兼职);
1999年7月-200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师;
无
刑法学(1)2006年至今,64学时,专业必修课;
刑法学(2) 2006年至今,48学时,专业必修课;
经济刑法2009年至今,32学时,专业选修课;
经济犯罪热点透视。2010年-2013年,专业任选课;
经济刑法2010年-2013年,32学时,专业选修课;
行政刑法2010年-2012年,32学时,专业选修课;
欧陆刑法学2014年至今,32学时,专业必修课;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治时代经济刑法体系重构研究”(在研);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时代商业伦理刑法保护研究”(已结题);
2013年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非法经营罪适用问题研究”(已结题);
2010年教育部青年项目:“商业欺诈罪与非罪研究”(已结题)。
无
2003年9月—2004年9月校际交流项目:“Pflichtdelikte im Wirtschaftsstrafrecht”(德国Bayreuth大学);
2010年2月- 7月DAAD资助项目:“Autonome Tatbestaende im Wirtschaftsstrafrecht” (德国Bayreuth大学);
2018年8月-10月DAAD资助项目:“Untreue im GmbH-Konzern– Strafrechtlich ein Wirtschaftsdelikt?” (德国Bayreuth大学);
无
王安异著:《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版;
【德】Beling著,《构成要件理论》,王安异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6年版;
王安异著:《商业欺诈的罪与非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4年版;
王安异著:《非法经营罪适用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王安异等著:《当代经济犯罪疑难问题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王安异合著:《渎职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4年版;
《重申犯罪主体》,《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
《超越价值哲学》,《政大法学评论》第108期;
《往返实证主义与自然法之间》,《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62期;
《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东吴法律学报》第16卷第1期;
《实证刑法学与刑事法治》,《辅仁法学》第30期;
《先行行为之作为义务根据、界限及其认定》,《刑事法杂志》第50卷第1期;
《虚构网络交易行为入罪新论》,《法商研究》2019年第5期;
《对刑法兜底条款的解释》,《环球法律评论》2016年第5期;
《诈骗罪中利用信息网络的财产交付》,《法学》2015年第2期;
《裁判规范还是行为规范-对滥用职权罪的功能性考察》,《现代法学》2006年第3期;
《我国刑法中的复杂罪过》,《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
《论审判的自治与控制》,《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
《论罚金刑的效率》,《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6期
无
无
无
1.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会理事;
2.刑法学会国际刑法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