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点:无
电子邮件:zhangzhongmin@zuel.edu.cn
办公电话:无
1997.09—2001.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学士)
2001.09—2004.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
2005.09—2008.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
2011.08—2012.08 美国佛蒙特法学院环境法专业(硕士)
2004.08—2005.08 中华环保联合会参与筹建
2008.07至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任教(2013年副教授、2016年教授、2018年文澜青年学者、2025年文澜特聘教授)
2009.09—2010.08 湖北汉江中级人民法院挂职锻炼
2010.08—2011.0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11.08—2012.08 美国佛蒙特法学院访问学者
2018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2020 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工作者
环境法,法学院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环境与法律保护,全校本科生通识选修课
能源法,环境法硕士生专业必修课
生态文明学专题,生态文明交叉学科硕士生专业必修课
中国环境法专题,环境法博士生专业必修课
环境法经典文献阅读,环境法博士生专业必修课
生态文明学基础,生态文明交叉学科博士生专业必修课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法治创新研究”,2018年,首席专家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环境法典化的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2024年,子课题负责人
3)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环境经济形势分析研究”,2020年,主持
4)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项目“土壤污染审判的实然与应然”,2017年,主持
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项目“生态环境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裁判执行程序构建——以S省近三年案件为样本”,2024年,主持
6)湖北省社科基金“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保障机制研究——以地方立法为视角”,2016年,主持
7)财政部部部共建课题“环保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责任”,2015年,主持
8)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机制与政策研究”,2015年,主持
9)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生态文明背景下能源法的变革”,2014年,主持
1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文明与能源法创新研究”,2013年,主持
1)生态环境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企业环境责任风险研究”,2018年,主持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首批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自足与互助”,2022年,主持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领军项目“生态文明交叉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2023年,主持
无
1)2016年至今,《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执行负责人,年度发布、研讨等会议
2)2017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绿色低碳发展编”,分编负责人,系列调研、研讨等会议
3)2022年至今,《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执行负责人,年度发布、研讨等会议
1)《一元到多元:生态诉讼的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独著)
2)《能源契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独著)
3)《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3)》,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合著)
4)《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合著)
5)《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1)》,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合著)
6)《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0)》,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合著)
7)《环境法体系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合著)
8)《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19)》,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合著)
9)《我国环境司法研究现状的焦点评析与方法反思》,湖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合著)
10)《生态文明与能源法创新》,湖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合著)
11)《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17-2018)》,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版。(合著)
12)《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15-2017)》,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合著)
13)《环境司法专门化:现状调查与制度重构》,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合著)
14)《环境损害赔偿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合著)
1)《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与规范构造》,《现代法学》202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4年第12期转载)
2)《能源法的法权构造及其体系展开》,《政法论丛》2024年第2期。
4)《环境司法的能动协同现象与形成发展逻辑》,《中国法学》202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4年第2期转载)
3)《法典的体系定位与规范结构——基于宪法与环境法立法交互逻辑的证成》,《法商研究》2022年第6期。(《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
5)《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7期。
6)《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的编纂逻辑与规范表达》,《政法论坛》202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2年第8期转载)
7)《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系回应与制度落实》,《法律科学》2022年第1期。
8)《能源监管生态目标的维度及其法律表达——以电力监管为中心》,《法商研究》2018年第6期。
9)《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判机制为中心》,《中国法学》2016年第6期。
10)《生态破坏的司法救济——基于5792份环境裁判文书样本的分析》,《法学》201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与司法制度》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1)《环境公益诉讼被告的局限及其克服》,《环球法律评论》2016年第5期。
12)《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审判对象》,《法律科学》2015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典型环境案例的案例指导功能之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32个典型环境案例为样本》,《法学》2015年第10期。
14)《我国能源诉讼专门化问题之探究》,《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与司法制度》2015年2月全文转载)
15)《能源危机的私法应对——以能源合同为中心》,《法商研究》2013年第2期。
16)《生态环境法典中刚性与柔性治理的系统配置及效能实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12期。
17)《“双碳”目标的法治回应论纲——以环境司法为中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4期。
18)《中国农村能源正义的法律实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2期。
19)《发挥法律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作用》,《人民日报·理论》2013年12月18日。
无
无
无
1.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主编
2.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3.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