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风采系列】我与我的公考之路

发布者:怀明星发布时间:2025-06-23浏览次数:146

个人简介

韦开晟,法学院(民商法方向)2021级本科生。成功通过河北省定向选调生招录考试。曾荣获校级优秀二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法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2022-2023学年担任法学院志愿者协会“校园普法行”法律服务队副队长,组织并参与多次普法志愿活动;2023-2025学年担任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团总支纪律委员,协助开展年级各项活动。


缘起:为何选择公考之路

得益于我校法学“双一流”学科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实力,在就业市场上,我们拥有广泛选择,无论是市场化就业,还是进入体制内,都为我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可能。具体到体制内方向,公考对我而言优势显著:第一是岗位优势,我校法学毕业生在国考中可报考的岗位范围通常优于同专业大部分院校。第二是选调机遇,凭借“双一流”学科背景,我们符合多省份定向选调和普通选调的报考资格。第三是省考主场,省考是法学专业的主战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者可报考法检业务岗,未通过者亦可选择法检行政岗及其他无此要求的岗位,选择空间广阔。第四是事业编备选,应届毕业生在事业编考试中同样拥有较多岗位选择,其考试内容有别于公考,可作为有效备选路径。

学校和学院提供的系统性支持,是我做出选择的关键助力。在备考季来临前,学院专门邀请资深从业者举办公务员考试专项讲座,深度解析考情动态、报考策略与备考规划。同时,学院公众号和基层就业社团持续推送师兄师姐的备考心得与考情资讯,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体制内就业。在综合考量个人理想与能力评估后,我坚定地踏上了公考之路。


1:韦开晟参加法学院组织的公考讲座


征程:我的公考备考之路

我的公考战线从11月延续至次年3月中旬,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则在同年910月进行,平衡两者备考时间至关重要。6-7月我学习了公考的理论部分,由于法考的通过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公考的职位选择,因此在7-9月我的备考重心放在法考客观题的准备上。客观题考试结束至公布成绩的期间,我选择系统地练习公考题目,并有意识地参加模考并总结错题,客观题公布成绩后开始冲刺主观题,在10月中旬考完主观题后,我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国考和选调的准备中。

秉持“以考促学”的理念,我先后参加了浙江、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河北的定向选调考试以及国考。在这段旅程中,我积累了宝贵的面试经验,深刻体会到取舍的艺术——拿起需要勇气,学会放下同样需要智慧。幸运的是,漫长的等待与煎熬终得回报,曾经的“舍”最终迎来了“得”。回望来路,每一步都算数,都指向了此刻的成功。


2:韦开晟参加面试


成长:在探索中找到方向

初入大学,我便加入了法志协“校园普法行”法律服务队。两年间,我从志愿服务的“门外汉”,成长为能独立策划活动的组织者。升入大三,我加入年级团总支,参与学生工作的计划与执行,对年级活动的组织运作有了更深理解。我不断勇敢地拓展边界,努力做好每项工作,认真对待生活。正是所遇之人、所历之事,塑造了今天的我。大学的意义远不止于排名与考试,人生的选择也无法单纯用“性价比”衡量。功利的土壤只能结出功利的果实。大胆尝试有益的新爱好、新工作,或许能让我们更清晰地找到那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3:韦开晟参与“校园普法行”授课活动

审核人:李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