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修目标
当前,全面依法治国正向纵深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已迈入关键阶段,对人民法院在审判之外参与法治理论研究、制度创新和话语体系构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重要性,要求政法干警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与战略思维。
作为全国法院系统学术交流的最高平台,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已成为集中展示人民法院司法理论成果、推动实践法学研究、服务审判改革发展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指引下,法官参与法治研究、撰写高质量论文、服务制度供给与改革部署,已成为司法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卓越法院学术人才能力提升研修班”正是围绕“健全严格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研究”等前沿议题,结合《全国法院第三十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写作标准与组织要求而设,旨在全面提升法院干警的法学研究能力与论文写作水平。
本研修班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依托法学一流学科优势,精选理论功底扎实、学术造诣深厚、科研成果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骨干教师,面向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及高级法院系统遴选的理论骨干、调研骨干和业务标兵,围绕“理论研究—调研写作—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通过系统讲授选题策划、理论构建、规范表达、实务转化等关键方法,辅以案例解析与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系统提升法官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助力建设学术型法院。研修将有效增强法官在全国性、省级调研评比及期刊投稿中的竞争力,激发干警参与法学研究的热情与主动性,推动审判经验转化为高质量的理论成果,进而服务于法院系统深化改革、推动治理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的战略任务。
二、研修对象
本研修面向全国各级法院的业务骨干人员,特别是中青年法官中有志于理论研究、制度建构与学术发表工作的同志,包括但不限于:
1.宣传、调研、法治研究等岗位的人员;
2.有一定写作基础并希望参与征文比赛的一线办案人员;
3.申报和承担各级课题、司法改革调研等任务的人员。
三、研修时间与形式
时间:每期集中研修五天。
形式:采用“课堂讲授+范例解析+分组实操+专家指导”的综合教学模式,突出互动性与实操性:
课堂讲授:系统深度讲解全国法院第三十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写作规范与理论方法,实现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
范例解析:以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为蓝本,剖析论文结构、理论与亮点,结合获奖法官自身写作经验进行对话式教学。
分组实操:组织模拟写作任务与现场修改,每位学员提交一篇论文草稿,研修期间完成修改与精进,系统性提升论文写作能力。
专家指导:组建由青年教师为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辅的助教团队,采取一对一全流程专业辅导,由助教团队对参训人员初稿提出个性化指导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直至形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实现“带稿入营、定稿出营”,并提供三个月的后续跟踪辅导。
四、研修内容
本研修课程全程五天,采用“三大阶段、九大模块”系统教学法,全面提升学员的学术写作能力,实现“带稿入营、定稿出营”。
课程时间 |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 | 课程简介 |
第一阶段 知名专家集中授课 | |||
第一天上午 | / | 报到分组 | / |
第一天下午 | / | 开班仪式 | / |
模块一 全国法院 学术论文 基本规范 | 一、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二、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剖析 三、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论文评分标准解析 | 帮助学员理解学术表达的基本范式,掌握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的特征及标准 | |
第一天晚上 | / | 文稿修改 | 由助教团队指导,对文稿进行修改打磨 |
第二天上午 | 模块二 选题立意与 标题拟定 | 一、问题意识与选题策略 二、审判实务与理论探索 三、标题设计与问题转化 | 帮助学员从实践中发现研究方向,掌握选题与命题的逻辑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规范性 |
第二阶段 一对一全程辅导 | |||
第二天下午 | 模块三 明确选题与 研究问题 | 聚焦问题意识 优化选题方向 细化研究思路 | 引导学员立足岗位经验和政策热点,凝练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 |
第二天晚上 | / | 文稿修改 | 由助教团队指导,对文稿进行修改打磨 |
第三天上午 | 模块四 搭建论文框架 | 厘清逻辑主线 搭建论文框架 划分段落结构 | 帮助学员形成“题目——提纲—内容”的逻辑闭环,为具体写作奠定基础 |
第三天下午 | 模块五 提炼论点与 分析逻辑 | 提炼核心观点 深化理论立场 加强论证张力 | 突出法院学术论文的实证精神与理论提升能力,提升稿件的学理性与说服力 |
第三天晚上 | / | 文稿修改 | 由助教团队指导,对文稿进行修改打磨 |
第四天上午 | 模块六 实证材料与 案例支撑 | 梳理制度文本 运用实践数据 丰富案例内容 | 解决“观点空洞”问题,提升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 |
第四天下午 | 模块七 规范表达与 定稿准备 | 对照学术表达范式 逐字逐句修改草稿 规范补充参考文献 最终完成论文定稿 | 聚焦段落连贯性、用词准确性、句法合理性,打磨文本质量,统一文献引注格式,打通从草稿到可投稿件的“最后一公里” |
第三阶段 成果交流与总结 | |||
第五天上午 | 模块八 法院学术论文 写作研讨 | 分组研讨汇报 经验交流答疑 | 通过小组交流,集思广益,使参训学员获得更多灵感和理论供给 |
第五天下午 | 模块九 法院学术论文 评比及总结 | 模拟论文评审 回顾研修心得 | 由研修专家对全部学员的最终成果进行匿名评审,检验研修实践成果,为参赛奠定坚实基础 |
/ | 学员返程 | / |
五、师资安排
学术专家:由知名法学教授、资深论文评委讲授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的论文理论建构、写作规范与表达技巧;
实务专家:资深获奖法官介绍写作经验与心得技巧;
全程辅导教师:由各专业对口教师全程一对一定点辅导写作、修改至定稿。
六、预期研修成果
1.参训人员理论写作能力明显提升,能够独立完成符合投稿或参赛标准的论文初稿;
2.单位形成一批有质量、有深度的学术成果,可用于学术征文竞赛或政策供稿;
3.培育一批理论型业务骨干,建设服务于长远发展的人才梯队;
4.后形成论文选题库、优秀案例集、研修教案、写作指南等可持续使用资源。
七、收费标准
参照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公务员局联合印发的《湖北省省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相关费用标准。
八、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27-88386013、027-88387503
联 系 人:李老师(13476827192微信同号) 周老师(15971461710微信同号)
办公地点: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治楼501、610室。
九、证书颁发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且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非学历教育的结业证书。
审核人:秦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