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中再创佳绩

发布者:胡颜发布时间:2025-08-13浏览次数:13


7月26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赛区决赛暨冠军争夺赛在湖北工业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法学院4支队伍以其创新成果及精彩表现闪耀赛场,斩获银奖2项、铜奖1项、楚天创客铜奖1项。



赛事信息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联合中央单位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是我国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湖北省复赛由省教育厅主办,湖北工业大学承办。此次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湖北赛区参赛报名数超过14万项,参赛人次超58万,共有来自10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60个项目进入决赛,分为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产业赛道、职教赛道四个赛道进行。


在本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法学院有两支队伍获得银奖、一支队伍活动获得铜奖、一支队伍获得楚天创客铜奖。这不仅是我院师生勇于创新、合作共赢的成果展现,也是学院为学子厚植实践沃土,聚焦学科与创新融合的卓越成效。


项目介绍


|银奖项目|

无“独”有“偶”——

打造非遗陪伴木偶,让留守儿童不再唱独角戏


项目成员:杜心宁、朱建琮、虞巧玲、叶浅予、杜字涵、张昕字、占玟、冯可儿、徐涵钟艺、王静云、李弘韬、沈子桐、刘雨昕、赵孟秋、陈恳


该项目秉持公益初心,致力于服务农村留守儿童,以国家级非遗泉州提线木偶为载体,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传统艺术焕新生。项目通过应用北斗定位、语音交互、声纹识别及多模态情绪识别等前沿技术打造智能陪伴木偶,集安全守护、情绪关怀、文化教育于一体,推动“一沉二伴四联”公益模式,实现情感陪伴与心理疏导的结合,助力留守孩子们茁壮成长。目前,项目已在福建泉州、四川凉山等地落地推广,覆盖万余人次。


安嘱无忧——

生前预嘱公益法律服务开拓者


项目成员:王涵王静云、张昕字、庄文灿、聂羽辰、赵卓然、毛曼虹、宋立威、杜心宁、林镕鑫、许宸源、熊珈露、张怡歌、张隽雅、江妍孟


“安嘱无忧”生前预嘱公益法律服务项目聚焦生前预嘱领域,人文关怀贯穿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打造全流程、多维度的生命终程规划服务。聚焦于生前预嘱订立的全流程,提供从生前预嘱知识科普、法律咨询到文书反馈、备案存储的全链条服务;支线服务延伸至情感与社会支持领域,通过“预嘱小屋”社群、公益培训课程、“秋叶文书套餐”及告别信拍摄等服务,实现专业服务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项目核心用户为有预先生命规划需求、重视生命尊严的人群。通过“线上平台+线下网络+政策倡导”立体模式,团队成员期待推动“尊严死”理念落地,助力构建标准化、法制化生前预嘱体系,让法律的温度照亮每个人生命的终点,让每一个生命都能从容谢幕!



|铜奖项目|

智权绿融——

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项目成员:宋立威、王涵、石雨馨、杜航、许宸源、田一雄、熊西晨、罗雨菲、刘伯舟、王燚、娄翔宇、王重昊、杨俊


“智权绿融”是国内领先的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一站式服务平台,聚焦种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通过“法律+金融+科技”跨界模式,构建“确权-估值-融资-风控”全链条服务生态。平台针对种业企业(含中小微企业、科研机构)及金融机构,提供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法律咨询与风险防控、保险及资源整合等服务。依托大数据分析、AI估值模型、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实现线上申请、智能匹配、动态监测,提升服务效率。

其创新点在于打造“政银企研”协同生态,打通政策、金融、技术、法律对接通道;构建“法律风控+价值评估+融资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定制化方案缩短融资周期;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提升审批效率。核心优势体现为跨领域资源整合能力、专业化服务矩阵及技术驱动的效率优势。项目不仅破解种业融资困境,还推动行业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成为种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标杆。



|楚天创客铜奖项目|

深界契约——

基于Deepseek的零工合约智能解析平台


项目成员:陈雅娟、徐梓羿、张隽雅、赵卓然、王心怡、胡景云、罗婧雯、杨坤(武汉大学)、张昕宇、王静云、王麒翔、周冠臻、王梓程、杨品、刘宝阳


“深界契约”是一个专注于零工经济领域劳动契约审查的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大语言模型(LLM)技术为劳动者提供高效、精准的契约风险诊断服务。项目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学与技术优势,结合自主研发的LawLM法律大语言模型,为劳动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支持,助力国内零工经济契约审查领域的发展。

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LawLM模型,基于DeepSeek大语言模型技术,结合法律知识图谱,提高了了契约审查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模型支持多格式契约上传,兼容性强,能够处理复杂的语义逻辑,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法律支持。深界契约基于LawLM大语言模型,提供契约全景视图、要素性审查、合法性审查、语义陷阱分析、法言翻译五大核心功能。


赛后展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为培养适应数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及创新项目培育,通过举办“学创集市”“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营造学以致用、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院学子在各项创新创业赛事中不断突破,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十余项。未来,学院将持续立足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审核人:李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