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瀚文 李颖涵)2025年9月7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在南湖会堂举行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本次见面会以“励志勤学在中南,德法兼修育英才”为主题,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导师组组长、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在校生代表及全体2025级研究生参会,共同见证新生们开启中南法学新征程。会议由法学院党委书记高碧峰主持。
启学中南:薪火相传,锚定法治初心
见面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法学院学术院长兼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侯猛教授发表致辞。他以“这一站,茶山刘”为引,深情回顾中南大法学学科历史,深情寄语2025级法学院研究生新生。从1948年在解放战争时期诞生,到1953年成为“五院四系”重要成员,再到2017年入选全国六所法学“双一流”高校之一,中南大法学的传统在七十余载岁月中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大家都已成为‘中南法律人’。”他勉励研究生新生,作为“中南法律人”,应筑牢法学体系基础,强化体系思维;应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法学内部二级学科交叉,以及法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人工智能等其他学科的融通。他号召全体新生:立足学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的独特优势,响应时代召唤,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服务国家发展与人民福祉。
全国环境法领域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高利红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高利红教授结合自己求学、治学经历,阐述了法学作为守护社会正义、塑造治理秩序的基石性学科所承载的崇高使命。而作为法学研究生,应从知识的“学习者”变为知识的“见证者”“生产者”“挑战者”和“未来新知识的贡献者”。为此,她向新生提出殷切期望:以持之以恒的文献研读夯实理论根基,以勤勉不辍的写作训练提升思辨表达,以积极主动的师生互动深化专业认知。
问学中南:榜样引路,汲取成长力量
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律师协会会长梅雪峰作校友代表发言。他结合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深情讲述了四位不同领域的优秀律师校友践行法治理想的动人故事,以此勉励全体新生:要涵养“横渠之心”,深刻理解并践行法律人的崇高使命,脚踏实地,躬身实践,在法治建设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在校生代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苏正民,他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主题讲述自身成长故事。作为全国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他从学习态度、学术探索、思维转变与基层实践等方面分享了研究生阶段的成长感悟与经验。他强调,研究生生涯是“以勤补拙的修行”“从感性到理性的蜕变”,鼓励新生既要深耕专业,又要心怀家国,将个人理想融入基层治理与国家发展。
新生代表、退伍女兵凌帅歌回顾了在东海前哨戍边的军旅生涯,正是“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与“规则意识高于一切”的作风,让她选择投身法学领域。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表示要以军人韧劲攻克专业壁垒、以文人温度诠释法治精神、以建设者担当深耕基层法治,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从“保家卫国”到“法治强国”的初心传承。
志学中南:恪守诚信,启航学术新程
师长赠书仪式上,主席台第一排就坐的刘茂林教授、刘大洪教授、王广辉教授、张德淼教授、高利红教授、童德华教授、程红教授、巢容华副教授、梅雪峰会长、侯猛院长、高碧峰书记为新生代表赠送《机器能取代法官吗: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法律》一书,书籍承载着学院对新生“潜心研学、汲取智慧”的殷切期望,成为新生开启学术之路的“第一份礼物”。
随后,全体新生起立,在法学院副院长侯卓教授的带领下进行学术规范与科研诚信宣誓。“恪守学术规范,崇尚科研诚信;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学术尊严;杜绝抄袭剽窃,拒绝弄虚作假……”,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南湖会堂,不仅是新生对学术道德的庄严承诺,更是对法治理想的坚定守护,为未来的学术研究立“规矩”、划“红线”。
见面会在嘹亮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歌中落下帷幕,悠扬的旋律传递着“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精神。至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圆满结束。
审核人:陈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