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九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见面会在南湖会堂隆重举行。“中国法学第一班”班长、中南法学发展学科带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任校长、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校友代表2001级法律系刘亮、法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系教师代表、2025级本科生班导师、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老师以及2025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见面会。本次见面会由法学院党委书记高碧峰主持。
见面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中国法学第一班”班长、中南法学发展学科带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任校长、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发表讲话。他深情回顾了恢复高考后首届法科学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壮志,指出当下处于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革命交汇的知识时代,法学教育面临“向何处去”的深刻命题。面对AI带来的岗位替代与工具依赖双重挑战,他勉励全体新生要始终坚守人文情怀与法治理想,保持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在科技赋能与人文坚守之间寻求平衡,把握AI时代机遇,共同书写法律世界的精彩未来。
法学院学术院长、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侯猛教授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结合自己作为校友与教师的双重身份,侯猛院长分享了对大学专业学习的体会,寄语新生“做一个幸福的中南法律人”,并提出了四点期望:学会独立,勇于独立思考而不盲从;学会坚强,在坚持中变得强大;更加自信,通过积极交流与提问获得成长;寻找快乐,在大学的多维赛道中发现热爱、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
财税法领域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经济法学系黎江虹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以“泡泡玛特”成功案例为引,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向新生提出五点建议:建立正确自我认知,珍视独一无二的自己;秉承长期主义,相信“慢就是快,笨就是聪明”;定期进行数字排毒,摆脱信息过载与成瘾;寻找一项热爱的运动,通过多巴胺获得富足心态;学会掌控情绪,实现自我救赎。
2001级法律系刘亮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刘亮校友是党的二十大代表、现任黄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从检18年,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优秀公诉人等多项荣誉,被授予个人一等功。9月3日,作为全国检察官战线优秀代表,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她以“叩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三个关键词,结合案例分享了对法律人生的体悟。她阐释,“叩开门”是领悟“良善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走远路”需秉承“厚德济世”的校训,坚守为民初心;“见微光”则是在具体案件中感受法律的力度与温度,让专业赋予人们生活的底气与尊严。
墨卷传薪,书香育人。今年,学院延续“以书为媒,传习法治精神”的传统,为每一位本科新生赠送《法学的11种可能》,激励新生开阔视野,在书籍中探寻法学之精妙与趣味,坚定未来前进方向。见面会上,领导老师向新生代表赠书。
恰逢即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为表达崇高敬意与真挚感谢,新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花致谢,传承“教学相长”的学院传统。理论法学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系、刑法学系、民商法学系、诉讼法学系、经济法学系12位教师代表接受献花。一束鲜花,一份感恩,凝聚学子深深的敬意。
法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本科生班导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见面会上,法学院副院长杨柳、党委副书记李司铎为2025级本科生18位班导师、3位辅导员老师颁发聘书。
司法2301班本科生李弘韬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两年的学习、工作、成长,从以理想为灯塔、在实践中成长和以奋斗为底色三个方面分享在学生工作、模拟法庭等平台中的成长感悟,呼吁师弟师妹们“在图书馆深耕、在辩论中思辨、在实践中成长”。
法2504班本科生吕星瑶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她以天津从屈辱到开放的巨变为引,感慨“法治立柱架梁,铸就大国自信”,并分享母亲作为公益律师的感人事迹,誓言“以信念为舟、法律为桨、奋斗为帆,不负法治所向”。
张宝副院长带领全体新生庄严宣誓,“为中国法治和人类正义奋斗终身!”誓言铿锵,掷地有声,彰显新一代法律人的使命与担当。
2025级本科新生见面会在校歌中圆满落幕,既是一堂深刻的“入学第一课”,也是一次中南大法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愿2025级本科新生坚守法治初心,传承使命火炬,矢志不渝,笃实好学,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法治栋梁。
审核人:李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