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翔来我校开展“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主题学术讲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术院长侯猛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小建、谭冰霖、杨小敏,学科教师庞远福、周锐恒、刘锦等参加讲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一百余人到场学习。
张翔教授以备案审查中的“禁止连坐”意见为切入点,从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人类形象”与罪责自负原则的宪法基础、比例原则的适用及“再社会化”等角度出发,从宪法学角度系统分析了对于犯罪附随后果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宪法逻辑。
张翔教授指出,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应从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出发,明确各类后果分别干预了哪些基本权利。例如,职业自由可从我国《宪法》第42条等条款中导出。随后,张翔教授围绕“禁止连坐”备案审查意见进行宪法分析,借助“人类形象”的概念工具,认为罪责自负原则以人格独立、意志自由为基础,可从《宪法》第33条等条款中得到证成。基于亲属等身份因素,让犯罪人以外的其他人承担刑法、民法、行政法上的不利后果,违反宪法规定。
张翔教授进一步援引比例原则对于犯罪附随后果进行合宪性分析,从目的正当性、适当性原则与必要性原则三方面论述犯罪附随后果无法通过比例原则的合宪性审查。同时,张翔教授还强调“再社会化”的刑法目的与社会主义原则的关联,前科消灭等“再社会化”措施是我国宪法“社会主义原则”的规范要求。最后,基于上述问题,张翔教授指出,应遵循法律保留原则,通过“联合审查”和“集中清理”等方式,对大量的、无法定权限的低层级规范予以清理。
在随后进行的提问环节中,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围绕职业自由的规范依据、犯罪附随后果的审查框架、宪法与部门法的“交互影响”等问题进行提问,张翔教授对在场同学的提问进行一一回应,作出细致解答。
讲座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秦小建教授总结表示,张翔教授的精彩演讲引发了与会师生的广泛思考,张翔教授对于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现出宪法与部门法的“交互影响”,指引同学们关注现实问题,加强法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注重跨学科的交流与思考,推动法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审核人:秦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