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与科学研究部联合主办的“中南大讲堂”之名家讲坛在法学科研大楼小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政法工作现代化要义分析”,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黄文艺教授担任主讲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术院长侯猛致开幕词,副院长侯卓担任主持人,法学院师生代表现场聆听学习。
讲座伊始,黄文艺教授明确指出,政法工作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标志性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在整个政法工作体系中占据基础性、统领性地位,更在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格局中发挥支撑性、骨干性作用。他从历史渊源、内涵界定、国家治理及中国式现代化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定位。黄教授强调,政法概念并非源自苏联,而是中国古代“政刑”传统的本土化演变;在内涵层面,政法工作现代化意味着政法领域的全方位、全要素变革;在国家治理层面,他以全球公检法机关的普遍性为例,突显政法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中国式现代化层面,他提出应摒弃西方“诉讼社会”“监狱国家”的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讲座的核心部分围绕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六化”要求展开。黄文艺教授指出,实现“政法工作专业化”需从政法机构、队伍、管理及业务四个方面的专业化入手。在“政法工作法治化”方面,他强调政法机关应严格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力、保障人权、化解矛盾,将权力纳入制度框架,提升我国人权保障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关于“前置化”,他提出政法机关应最大限度地将各类安全稳定风险防范于源头、消解于萌芽、化解于无形,实现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对于“国际化”,他指出政法机关要面向全球布局政法资源力量,健全国际执法司法合作体系,提高境外行动能力与话语权。此外,黄教授还详细阐述了政法工作的协同化和数字化,分别强调政法系统内外需团结协作,以及政法机关应主动将数字科技广泛应用于政法系统各领域。
在随后进行的提问环节中,与会学生提出“政法工作现代化背景下,法律人应该具备什么能力”的问题,黄文艺教授作出了细致解答。他指出,当代青年应夯实法律知识基础,提高法律素养,以满足政法工作现代化对法律人才的要求。
讲座最后,法学院副院长侯卓教授总结此次讲座围绕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进行了详细讲解,引起与会师生深刻的思考,为政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与方向参考。
审核人:侯卓